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嘲笑中的自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33:51
  • 69

“Where have all the intellectuals gone ?”(知识分子都到那里去了?)

英国学者弗兰•富里迪从欧美语境时代的困境,以一本薄薄的书,发出的一声长长地哀叹!

商品经济的标准化,去深度化,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谷歌时代的强大的搜索引擎,都让西方世界产生普遍幻觉:知识没有意义、平庸崇拜、弱智化社会学、从英才教育滑向庸才教育、纯工具技能人才培植,于是社会普遍出现“庸人”(Philistine):一个欠缺人文文化的人;一个只对物质和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

先前“思想而活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遭遇普遍贬值,知识与文化,成为工具,谋取物质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在扁平化的社会里,“真理的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在文化生活的更大表现领域中也清楚地显示出来”,以往知识的威权性与垄断性,似乎也被互联网所替代,人肉照像机的个人独特的“记忆”禀赋,也失去了社会的尊敬与崇拜,电脑成为了人脑的“外脑”,如同机器是人手的延伸。与此同时,知识分子固有的“思想自由,独立思考”的特殊性,也在现实中遭受嘲笑。

在这个变化迅速,难以捉摸的环境里,知识被当作产品,当作干花,失去了文化和思想根源。“后现代主义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才能宣布‘教授死亡’。利奥塔注意到,教授‘在传播既有知识方面并不比数据库网络更胜任’。”

所谓的“诗意的栖止”,不过为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时代的怀旧,互联网动漫时代的虚拟世界更容易以更低成本,让个体的庸人到得一种类似***效果的沉迷与满足,而隐蔽在背后的资本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于是媒体帝国成为一场对人类文化“谋杀”的第五纵队的狈,以温水煮青蛙式的方式,悄悄地修变了现代人的审美判断与审美趣味,使之成为日新月异的电子游戏、动漫影视、无厘头搞笑肥皂剧及好莱坞工业化影视制作产品的忠实顾客。

让知识分子工作变得平庸,学术和文化的生活变成了枯燥的木乃伊,启蒙传统的去魅,知识分子角色遭受贬值。

“在那一黎明,活着就是天赐之福

年轻就等于天堂”

威廉•华兹华斯赞颂法国大革命的诗句,在这样的语境视域里,异变为一种反讽。拒绝知识与文化及思考成为了一种主义或思潮的时髦。

本来“睿智的公众是由学术和文化的蓬勃发展与热烈讨论造就的。”可是,市场决定一切,将民众当作儿童,塑造温顺的公众,媚俗文化大行其道成为主流的风景。正因为如彼,英国学者弗兰•富里迪在“一段时间以来,我深切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迷失,并为此烦躁不安”而与朋友和同事们的不断交谈中,有了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知识分子都到那里去了?自视我们。

[英]弗兰•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那里去了》,戴从容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13•00元。管齐峰藏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