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于《聆听父亲》一书,是不期而遇。
购买此书,部分原因是不只一次听闻圈内人的赞誉,更多的则是出于职业强迫症的缘故,觉得被人传颂的好书有必要拥有一本,心下其实并没有非读不可的愿望。在读它之前,我对其作者——身居台湾的作家张大春基本一无所知。至于他被称为“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心下以为是当不得真的,诸如此类的高度评价,因为需要卖钱,许多作家在出书的时候都会得到。但读过十多页,便对这部作品和写这部作品的人刮目相看了。
好作品就是既传奇又思想
我的书架上有多部回忆父亲的书,典型的表达方式是“我的父亲XXX”,“父亲”要么是达官,要么是贵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回忆父亲的“光辉业绩”,以及家庭成员们由于父亲而招致的不幸、坎坷等等,所涉及的事件大到国家历史进程,小到个人成长的细技末节,情感一概温暖,而内容一概空洞。这样的作品,除了为自己留下某种念想、达致某种现实述求之外,并无更多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就我个人的阅读视野来说,在所有以回忆父亲或者叙述家族历史的当代汉语作品中,还没有《聆听父亲》这样生动新鲜的写法,当然也没有哪部达到过这样的深度、展开过这样的视界。
作者在即将成为父亲、同时将要失去父亲时想写这样一本书。“……它将被预先讲述给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听——在巨大无常且冷冽如月光一般的命运辗过这个孩子之前,这个不存在的孩子将会认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作为父亲,他向儿子陈述,“想像你,变成了理解我自己”,另一面,作为儿子,他对自己父亲的理解,也是为了“发现我自己”。而这一切,皆围绕着“巨大而繁琐的人生,磨难而精彩的个人命运”展开。
对人物性格与言行的状写是《聆听父亲》的主要着墨点,作为一个小说家,这部散文体作品中展示了作者出色的叙述能力。他写了信奉“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却不得不成为商人的曾祖父,怀疑一切、性情暴烈的祖父;写了一生以蝇头小楷抄写《金刚经》、善于讲故事、预事如神的祖母;写了一生风雅却落魄的大大爷,壮游大半中国、言行吊诡的五大爷,背井离乡、终生回望的父亲;写了从不做梦、说话极简、身带残疾而徒步历险寻找丈夫的母亲……再加上作者自己以及数十个间或穿插的其他人物,此书看起来好像一部传奇,情节丰富,悬念迭起。当然,这并不影响作品的历史品质与思想价值。
在带给我们精彩故事和阅读***的同时,作家抽丝剥茧、索引勾沉,将上一辈的零星讲述、残存的文字资料一并归纳整理,将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的确凿记载与道听途说一同辨析,诠说掌故,考稽历史,力图逼近“实情本相”,从私人角度挽救了一个家族的记忆。而心灵激荡之间,作者也在追问和思考,由此议论风发,寄托感兴,借由“我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抒写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乡愁,完成了对个人存在及其命运必然性的悲剧思考。
如此聆听血脉流传的声音
回顾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历史总会让人有一种复杂的伤感。在伤感的作者看来,我们有自己必然承受的命运,而它几乎不可避免是一个悲剧——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男人,我们无法逃脱祖训、家规、王法、天道这些词语以及它们所涵括的无穷但具体的内容,它是我们的生身之所,也是葬身之地;是我们的幸福家园,也是痛苦的牢狱;是我们生存的凭证,也是禁止的锁链;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致命的毒药……它们作为基本的词汇,演绎出我们一代又一代生命的戏剧。这些戏剧的主题,诚如作者所言,就是“自由的失落、惩罚的折磨、囚禁的永恒以及命运的巨大”,而这个戏剧的开端,就是一个中国人的出生——当一个人出生,一切都会“像是诅咒,将倏忽从角落中掩扑而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父亲”。血缘、肤色、语气、性格、习惯、气质、地理、历史……构成了全部文化意义上的“父亲”——我们的所来之源和我们的立足之处。我们只能是自己而不可能是别人。我们必定继承“父亲”的一切,不管糟粕还是精华:他或许有明亮的眼睛,却也很可能有迟钝的嗅觉;他或许有伟健的体形,却也可能有十代单传的宿疾;他或许有开阔的胸襟,却也可能有某种精神欠缺……我们无一例外地要继承下来,并且还要传递下去。在作者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经过千万代和百万年,无论怎样坚固和恒久的东西都会毁灭,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却从偶然的残存的命脉中得以出现,它因此具有荒谬而庄严的意义……
聆听父亲,正是聆听浩渺岁月中血脉流传的声音。作者正是在对历史的吟味中,确认他自己的所在和自我生命的价值。作为儿子,他在聆听,作为父亲,他则处在儿子的聆听中。他将有意识地让自己变得更清醒、更丰富、更少阴影、更少欠缺,把生命的智慧和真谛一一告知。而作家正是在这里,让自己与生命的虚幻性和悲剧性达成了合解。他一方面认为,每个生命是它自己的终结,是它自己的最后一人。而另一方面,孩子则是“传家之宝”,那意味你可以从死亡中夺回一部分生命。
这最终决定了作品的精神向度,它一面朝着过去,一面朝着未来,既是追集,也是传递。就如同生命本身。
好的作品各有各的好处
用一部16万字的书,承载关于家族、文化、生命、传统的终极之思,注定了这部作品的丰富和坚实。作者在其中回忆、怀想、推理、探究、观察、诘问、沉思、感叹,营造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文本结构。它在某些话题上回返往复、思致绵密,而在另一个线索上则草蛇灰线、明灭不定,在叙述事件时,他会随时生发,从当下突然宕向百年之前,指出两件事或两个人之间微妙的因果,也有时在对史事的宏大描绘中,倏忽回到眼下的细枝末节。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作家最令人激赏。一种是空灵、单纯、清澈的作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来自于个人独特的天赋、气质与涵养,类乎天纵奇才,万卷书化为一泓清流,读他的作品可以一掠而过,但要用心灵去感受其中的微妙与深湛。另一种则是学养深厚、复杂深刻、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们的创作有着高度的智力、丰富的内容、奇特的思想,读他们的作品你无法快起来,得用脑去思考、索解。《聆听父亲》当属后者。作家张大春兼通中西文化,读书多多,既写小说、散文,又从事文学理论研究,还任职于现代传媒业。正是这样一个知识谱系复杂的作家,用那种一步步踩得出响声的文字,垒砌出一条语言之路,穿过百年时空,为消失的和即将到来的事物寻找确证,感受生命中那种深远的温暖。
不好的作品都是相似的,好的作品却各有各的好处。除了如上所述内容、思想和结构的出众之外,《聆听父亲》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表述上的生动新颖,用作者评价《水浒》的语言,庶几可以时评价他自己,他的作品也有着“切肤的暴力,鲜活的隐喻,强烈反复回荡的诗意”。他放肆嘲弄族人,反复提及那些个“老混蛋”的暴力行为和言行无状;他残忍地剖开人们的虚妄和不智,比如他指出所谓“自由”,不过是“孤悬的理想,空洞的口号,滑稽的借口”;而当他借事起喻、在笑谑中警惕,则常能让会心的读者解颐一笑。比如作者说他几岁的时候喜欢跟自己的小鸡鸡玩,那是一种“快乐的游戏”。父亲发现后,对他说,小时候他自己也喜欢玩小鸡鸡,后来上茅房拉屎,一起身就眼发黑,差一点掉进茅坑里淹死。“你可不想淹死在茅坑里吧?”对于沉溺于肉体***、欲望乐趣的人,这真是一个寓言式的告诫。
另外,使用的汉字多,词汇量大,是本书的另一个特点。余华曾经说过,他写小说使用的汉字大约三千个。本书的作者显然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加之作者用的是一种混合着古典与现代的笔调,语言中夹杂着中国的修辞与西化的句式,这在形成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之外,也造成了它某种程度的生僻和艰深。
阅读《聆听父亲》一书,我的速度相当慢。我常常会在字句间流连,让自己逐渐觉察词语的毫光,我常常为其中的隐约与转折感到迷惑,停伫下来分辩那些高明的表达——它如何流露出复杂的情感:热情与凛烈,质疑与确信,悲怜与嘲弄,视同珍宝又不屑多顾……
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有的从头翻到尾就算读过,而面对这本算不上大部头而题材又相当传统的作品,它的繁密却让阅读变得十分缓慢。读毕它我花掉了两个星期,耗时是阅读相同长度作品的数倍,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因为它带给我一种与大陆作家作品迥然相异的趣味,带给我一种不断攀爬的智力上的愉悦,一种难得的对文字的惊讶,也带给我一种对同道者既欣赏又妒嫉的情绪。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32:4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