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无名的裘德《我们该怎样纯洁自己的行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32:30
  • 108

我们该怎样纯洁自己的行为?

-------------电影《无名的裘德》观感

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朴素的因果哲学几乎为多数东方人所接受,我不知道西方是否也有类似的说法。但就因果报偿之说,其实东西方都有其自身的一套理论。只不过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果”虽近似但“因”却差异很大。东方的佛教将人生的归宿与现世的“业力”相关联,而西方的基督教则将最终的审判归咎于是否为“神”所应许。衡量的标准出现了差异,因而对于同样的行为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态度。但如果做仔细的分析,作为共有这个星球的人类而言,佛的“戒命”与神的“律法”其实在普适的原则和价值观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异。比如:基本的良知、理性,做人做事的原则,对婚姻的态度等等。孔子就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一日三省也许做不到,但经常性的检视自己的行为却是十分必要的。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虽然多数评论家将其定义为“苛刻僵化的宗教所演绎出的一场爱情悲剧”,但在著名导演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手中,同名电影《无名的裘德》却并未将其简单的予以移植。如果不带偏见的话,维多利亚时代的清规戒律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为过,而且它在指导我们如何坚守信仰、追求理想、纯洁行为、维护婚姻、保守内心等方面具有恒久的启示。

裘德:一个失败的撒种者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人的庇护所的话,那么对于少年的裘德而言,这个庇护所是不完整的,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爱固然重要,但对孩子而言,父爱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果说母爱代表的是家庭的话,那么父爱代表的就是整个世界。事实也的确如此,显然这种缺憾深深的改变了裘德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母亲的溺爱与邻里的冷漠与敌视,在小裘德身上就积淀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性格--------热爱家庭、贪恋母爱、拒绝社会-------脆弱、敏感、延宕、游移、偏执,而这恰恰为他以后多舛的命运埋下了种子。

维多利亚时代,与城市里工业革命的热烈场面相比,英国的农村是愚昧和冷寂的,如果没有费勒老师,相信裘德和多数村里人一样,生活中虽有缺憾但也不至于影响其平静的生活--------种地、娶妻、生子。但人生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变数,这变数也许是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就裘德而言,生活的变数则是一句话。费勒老师要去基督圣堂深造去了,裘德为老师送行。站在高高的山冈上,遥望远方,费勒老师对裘德说:“孩子,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的话,就要去基督圣堂(大学城念书),即使暂时放弃别的东西也值得。一旦立下这个目标,你就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到时候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了。”于是,去基督圣堂念书就成为裘德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如在工作之余,裘德就没有将剩余的时间花在与工友的嬉笑喝酒上,而是独处一隅如饥似渴的刻苦阅读,甚至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他不惜用当时令人生畏的希腊语、拉丁语来背诵课文。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话,费勒老师的话似乎在慢慢成为现实。

与裘德一样,在我们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曾为自己埋下过无数理想的种子,也曾努力的为之而付出过,但多数人并未如其所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对理想的艰途没有一个恰当的估量和心理准备。加上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让人往往沉溺于对异性的渴慕上,而这种诱惑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使人偏离轨道,陷入迷途。这一点在少年时代的裘德和青年时代的裘德身上就表现的尤为强烈。先是裘德经受不住屠户粗俗的女儿阿拉贝拉的勾引,与其在猪栏里苟且,进而不得已与其结婚,早早的结束了其无忧的少年时代,去基督圣堂的计划中道搁浅;而后随着阿拉贝拉的离家出走,裘德破灭的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他独自一人来到基督圣堂准备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殊料,命运似乎又和他开了同样一个玩笑,他缺憾的性格又一次陷进情感的旋涡,不顾一切的爱上了自己的表妹苏,并与其未婚同居,最终为整个社会所不容,妻离子亡郁郁而终,去基督圣堂念书的理想随之也彻底的幻灭。

《新约•马太福音》上记载了耶稣的一段话:一个撒种的人,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裘德就像那个撒种的人,理想的种子早早的撒出去了,却没有落在一个稳固坚持的心上,而是落在“土浅石头地上和荆棘里”。

苏:一个悔改的叛逆者

如果做个比方的话,裘德的表妹苏就如同当下的“新新人类”,思想活跃、行为前卫、鄙视传统,藐视律法。作为一个基督圣堂里小小的圣像画作师,苏并不满足于平静的似乎有些刻板的生活,她需要激情需要新的生活。这一点可以从她工作时的表情以及在基督圣堂里疾步的行走中深切的感受到,那长长的褶裙下包裹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恰在这时表哥裘德的到来,让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如果做仔细的分析,其实裘德与苏的性格是不同的,裘德沉郁而偏执,苏则活泼而感性,她对生活的理解远比裘德要简单的多,用“新新人类”的口号就是“我高兴我满足”。但这并不妨碍他(她)们之间的交往,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作为表哥表妹之间的兄妹之情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她)们彼此相爱并不顾一切的同居在一起。而且这种在当时,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是“不洁”的情感,在两个陷入爱情旋涡里的年轻人看来,似乎冒险所带来的刺激与愉悦感早已远远超过爱情本身。他人认同不认同,社会承认不承认都无所谓,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这一点与“新新人类”的观点似乎如出一辙。但有所不同的是,维多利亚的时代并未给他们这些叛逆者提供出多少自由的空间。与多数人相同,狂热的激情之后,生活的真实与残酷让这对叛逆者屡屡受挫,尽管苏与裘德竭力的努力,想用他们自认为高尚而纯洁的爱情与世俗和偏见做勇敢一搏,但命运带给他们的却是当头的“棒喝”——儿子(裘德与阿拉贝拉所生)受不了别人的白眼,上吊之前掐死两个弟妹(裘德与苏所生)。苏终于对自己的婚姻丧失了希望,年少的懵懂与轻狂终于让她尝到了“苦果”。虽然裘德想极力挽留住他们的婚姻,但饱经苦难的苏却再也不相信什么爱情的力量了,“不洁”婚姻所带来的种种变故已经让她疲惫脆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回到费勒老师身边,过一种平静而正常的生活显然就成为她最终的选择。

我们该怎样纯洁自己的行为?

毋庸质疑,〈无名的裘德〉是一部具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的影片。虽然上帝的面孔没有出现,但男女主人公却无时无刻不在上帝的审视之下,自然他(她)们的行为也要受到上帝的“审判”。那么上帝借以“审判”的律法是否具有其合理性和普遍意义呢?其实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上帝的律法与我们俗世的律法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方面并无根本的差异。从旧约中的“摩西十戒”到新约中耶稣的“山上宝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的“律法”其实在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远比俗世的律法更具恒久的价值。因为他的律法除了给人类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以外,还以周全良善的计划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救赎之路”。

显然,在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镜头中,裘德与苏以及阿拉贝拉的命运就是基于以上逻辑按照“因果关系”安排的。一切的“后果”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前因”。裘德与阿拉贝拉以及苏最终的命运在其少年、青年时代的一系列行为中都能找到具体的根由。虽然草灰蛇线,但却明灭可睹。上帝以其无所不在的律法展露出其“宏阔高深”的大能。

为此,迈克尔•温特博特姆成功地运用了隐寓的手法来诠释上帝的律法。影片开头暗哑略带忧伤的音乐声中,随着镜头的拉伸,暮色里起伏不定的田垄似乎就预示着裘德坎坷命运的开始。田头悬吊的乌鸦赫然的闯进人们的眼际,蓦然间一种“死亡的气息”就弥漫开来(显然与后边裘德的儿子上吊相对照),让人忐忑不安、惊惧不定。“乌鸦”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远古到现今都代表着一种“邪恶”的东西。显然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镜头中出现的这群“乌鸦”并不是无意的摄入,而是有着极其深层的用意。“乌鸦”的“死亡气息”和“邪恶”成份,无疑给影片定下了昏暗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下引入诸如信仰、婚姻、命运、归宿等等命题,就使得影片更具苍凉感、凝重感、神秘感和深邃感。

接下来我们如果借用上帝的目光审视一下,在裘德与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阿拉贝拉以及苏的一系列行为中,其实都能够找到“邪恶”“亵渎”的元素。比如:少年的裘德用面包粒来招引乌鸦啄食农人撒下的种子,虽然可以归咎于年少无知,但在上帝看来,这是显然是受到了“撒旦”的诱惑而萌生的“罪”的发现,最终必将得到应有的报偿。因为上帝无时无刻不在用他的语言与人对话,而面对上帝的箴言,显然行走在田野中受到“撒旦”诱惑的裘德并未认真的予以倾听。阿拉贝拉用“污秽”的猪肝砸中圣洁的经文,并诱惑裘德与其在猪栏里苟且,也许人们可以将其归咎于青春期的冲动与荒唐,但在上帝看来这是公然藐视上帝的律法,亵渎婚姻神圣与纯洁的“污秽”之举。因为婚姻在上帝的眼中是至圣至纯的,是他精心拣选并馈赠给人类的宝物之一,寄托着他对人类无限的垂恋。这一点从上帝造人中就可以看出,他在用泥土造出男人之后,本是可以如法造出女人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男人的肋骨和肉混合起来造出了女人,这显然代表着上帝赋予人类婚姻的特殊精义,那就是婚姻象征着男女成为一体,是两个人心灵与生命的奇妙结合,而不仅仅只限于肉体的短暂欢娱。基于此的婚姻就会得到上帝的“应许”并会蒙恩于上帝,否则就会得到惩罚。婚姻的问题在圣经中之所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除过教会以外,家庭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所设立的唯一组织。在上帝看来,现世的生活其实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生活,婚姻的神圣纯洁以及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终极命运,也直接检验着他寄予人类的周全良善计划的能否实现。显然裘德与阿拉贝拉的婚姻就不具神圣性和纯洁性,他们所受到的惩罚也就顺理成章了。接下来,裘德与表妹苏的婚姻,则就更荒诞不经了。近亲结婚的弊端以及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其实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就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并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被后人所遵行。在圣经中,我们虽然可以从旧约中找到近亲结婚的实例,但从挪亚以后,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人类肌体与寿命的衰减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是不赞许近亲结婚的。而且随着“罪”的不断注入,摩西以后,近亲结婚作为一种必将受到惩罚的“不洁”行为,终于被写进了上帝的律法而被固定下来。显然裘德与表妹苏的一意孤行就是在公然直接挑战上帝的律法,也许在这挑战中,他们与当今的“新新人类”一样也曾尝到过挑战与叛逆所带来的刺激与愉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伤痕累累”和“不堪回首”,因为任何挑战上帝律法的行为都是无济于事和终要得到惩罚的,即便这行为中存在着怎样的合理性和可恕性。因为合理不合理可恕不可恕并不在我们,而在于上帝的律法之中。

基督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怜恤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为什么他们会有福了呢?因为他们常存上帝的律法,甘心顺从的做世上的盐和地上的光,经常的检视自己的行为,纯洁自己的行为。想想看,我们该怎样检视和纯洁自己的行为呢?

(夏夜,这部有些压抑的片子让我久久不能入睡,捉摸不定的命运啊!让我只能举目仰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