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团圆怆然《小团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30:23
  • 86

1

读的时候还不大觉得。读完之后,各种事在脑子里影影绰绰来来去去,怔怔的坐着,一阵惶然。仿佛只为印证这种幻灭感,打开《寒武纪》来听。

王菲唱道:最后,每个人都有个结局。

2

不止一次地将主角与张爱玲的影子合二为一,恍惚中,第三人称自动转为第一人称,像是面对面听张说话。读过了几行,才又突然惊醒:哦,这是九莉,这是九莉。

却也知道,这毕竟不是自传,肯定有许多地方系属虚构。但那热情洋溢的快乐是真的,撕心裂肺的痛楚是真的,世界是真的,人性是真的,她是真的,他是真的,爱是真的,恨是真的。

不免又叹息:张在写作此书的时候,会不会也常于无意中误写为第一人称,然后及时警觉,更正过来?

张对自己都是残酷的。偏又冷静得让人钦佩又怜惜。

3

太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史料八卦上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终归还是文学方面。

我读张爱玲,总着眼于琐碎的细处,对结构布局反而少去注意。柳暗花明,信马由缰,不经意间一处妙笔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微笑起来,咂摸许久。这本书同样不让我失望,放眼望去尽是好辞句,好意境,好智慧。

同时又让我不由得注意起结构来。读着读着,猛一激灵:咦,不知不觉怎么讲到这儿啦?——张爱玲这时候有些像是典型的唠叨老太,给儿孙辈讲起陈年旧事,从甲扯到乙,从乙扯到丙……最后老太太自己也笑了,扶一扶老花镜:“瞧瞧,又讲岔了。刚才说到那儿来着?哦,说到甲……”

仔细看看,并非如此。有唠叨老太的胸有成竹,却无唠叨老太的不负责任。书的结构其实是很清晰的,虽然有时候某一章里的插叙部分比主线部分的篇幅还要大,但张爱玲显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小说从二战时的香港讲起,九莉离开大学,返回上海,成为名作家,成为汉奸妻,最后以恋情的结束为结束。当中又插叙了九莉在天津上海的童年时代,以及后半生在国外的生活。读的时候像是乘了倏忽来去的时空穿梭机,而且是没有窗子的穿梭机,让你醉然坐享其中,浑不知今夕何夕。看完全书,掩卷回想,才怆然品出“命运”二字来。

4

张爱玲说:“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

——留下什么东西?联想起书中的句子:“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种悲哀。”

末尾写九莉的梦境:“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著,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

重新回来读这一段,我无端地笑了,一边神经质的嘲讽般的笑,一边鼻子发酸,泪水迸发出来。

真是美丽的梦,美得让人不忍心提醒。它打入我的内心,令我战栗。

------

博文地址: http://liboxuan.ycool.com/post.2305690.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