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顽童时代我为什么不欣赏《顽童时代》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25:48
  • 80

如果我是一个电影导演,我会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有很精彩的故事以及一个很有说头的时代背景,可以进行发挥的地方很多。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这本书实在无法讨得我的欢心。

有人把它和《窗边的小豆豆》相提并论,说它是小豆豆的中国版,可是它核心的部分跟“小豆豆”刚好是背道而驰。

把《顽童时代》和《窗边的小豆豆》对照着看,反差尤其大。尽管这两本书的女主人公都是个爱说爱动不受管束的问题儿童,但《顽》里的“我”的父母和《窗》里“我”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说小豆豆的父母是尽量尊重着孩童的天性,一路呵护扶持着由她自由地生长,《顽》突出体现的就是中国家长强烈的目的性,所以《顽》里的“我”受到的是有如训练士兵一样严厉的管教加高强度的知识灌输,而作者对此颇为自得,深以自己小小年纪言语成熟为傲。

这可能就是令我对《顽》敬而远之的原因,《顽》名义上是自传体小说,讲的是孩童的事情,可是笔下的“我”聪慧成熟得过火,尤其是和某位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员的对话,本来是想表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与话语投机,但那生涩江湖客的腔调令人实在难以相信生活中真有人如此交谈。

这种太刻意想突出主人公天资聪颖而让她说话时而老气横秋,时而强作豪放的段落在书中很多。我相信这世上有很多早慧的儿童,他们的言谈举止肯定和普通小孩不大一样,但是《顽》的文字并不能很好地给我一个有说服力的真实的早慧少女的形象,我只看到一个成年人在过份用力地修饰童年,津津乐道于几岁就能引经据典以及见义勇为之类的光辉事迹。

和《哈佛女孩刘亦婷》之类气质太过接近的东西。很典型的天才儿童崇拜情结。这种情结过于强烈地左右了作者对“我”以及“我”的生活的描绘。

《顽童时代》笔法中透露的明显的树典型的急切,使我厌烦。

20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