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瑜伽之光《笔记二:什么是瑜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25:38
  • 127

瑜伽的修习给予我们最基本的对身心的调协与均衡。通过不懈的练习,我们净化和激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我们在面对日常的伤害时,能释放它的潜能,避免绝望和死亡。

我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具体的反应。因此比较与批评必须始于对我们身体左右两侧的校正与协调,使之达到可以对身体进行更细微的调整的程度。意志力促使我们开始从脚到头尽力向上伸展身体以抵御地心引力。动力和进取心也许始于在随意摆动肢体时所产生的重量感和速度感;而有意识地控制延长单脚、双脚或双手的平衡,带来的却是安然自制。顽强是通过在各种瑜伽体式中伸展数分钟的过程中获得的,而平静却来自悄然持续的呼吸和肺部扩张。循环不止和宇宙一体观则处于对一张一弛、无限往复的永恒节律的认识,而每一次呼吸又构成了宇宙万物无数循环、波动或振动中最基本的单元。

感受到皮肤的质感,物理、化学和能量的各种新陈代谢间的相互协调,身体内五大元素有节律的平衡,以及方向和地心引力的利用,肢体与肌肉的空间感,精神和智力的优美、轮廓、形态、典雅、力量、坚毅和缜密,以及对意识的觉知。由此,身心将被带入真我的境界。没有持之以恒的练习和对自身各个层面的深入反省,修行者就无法听到他内在的真我的纯净的声音。

瑜伽意味着将身心灵的所有力量与神结合;它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它还意味着内在宁静,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均衡地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

瑜伽的真意在于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超脱于那些苍白的感觉之外,这是理智所无法领会的。他遵守这种真实,从此毫不动摇,他已经发现比其他所有事物都更为珍贵的珍宝。

工作本身是你的特权,成果则不是。永远不要让行动的成果作为你的目的,永远不要停止工作。抛弃所有的私心,不要被成功或失败所困扰,这种心态的平衡就叫瑜伽。通过适度的饮食和休息,有规律地工作,协调地起居,瑜伽能消除一切痛苦和悲伤。

当感官静止,大脑休憩,心智不再摇摆不定时,圣贤认为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这种对感官和大脑的持久控制被称作瑜伽。那些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从幻觉和假想中获得了解脱。

chitta vrttinirodhah:精神的千变万化受到了克制,或者意识的飘忽不定得到了控制。

Chitta:表示精神的整体,精神、理智、自我。

瑜伽是使无休止的大脑获得平静的方法以及将内在能量导向有益的渠道的方式。当大脑被控制后,内心就像拥有了一个蓄满`平静`的水库,为人的灵性提升创造了充足的能量。

瑜伽的八分支:

向外探寻阶段:从身体意识中解脱出来,征服自己的身体,并把它驯服成灵魂的最佳载体。

1、制戒,即普遍适用的道德戒律

超越信条、国家、年龄和时间的戒律。他们是非暴力、求真、不偷盗、节制、不贪婪。罪恶的根源在于贪婪、欲望和依附这三种情感,程度上有轻、中、重之分。

2、内制,即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

约束个人的行为规范。五个内制是:纯净、满足、热情或克己、自我研习、敬奉神。

3、体式

体式带来肢体的稳定、健康和轻盈。一个稳定而愉悦的体式可以带来精神的安宁,防止浮躁。

向内探寻阶段:控制了自己的呼吸,从而也控制了自己的精神,有助于使感官从欲望的奴役中解脱出来。

4、呼吸控制,即有节律的呼吸

含有呼吸的控制与延长的所以四。这中控制涉及呼吸的所有功能:即吸气、呼气、屏息或悬息。

5、制感,即精神从感官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撤出并获得解放

如果一个人的理智屈于感官,那么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人有节律地呼吸,感官不是向外追寻欲望的对象而是转向内,那么人就会从感官和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瑜伽的第五阶段,此时,感官处于控制之下。

向灵魂深处的探寻

6、专注

这个阶段他完全专注于一点或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为了达到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大脑必须达到静止。

7、冥想

如同水以它的容器为形,当精神沉思于一个事物,它就会变为那个事物的形态。

8、入定或三摩地,即由深邃的冥想中产生的超然意识,此时瑜伽修行者与他的冥想对象合而为一

是瑜伽修行者追求的最终目的。在他冥想的最高阶段,他进入了入定境界,此时他的身体和感官处于休息状态,如睡着了一般,而他的精神和理智则保持清醒,与醒着无异。他超越了一般的意识状态,出入入定境界的修行者完全清醒并警觉。

大脑是感官之王,那些征服了自己的大脑、感觉、情感、思想和理智的人就是人中之王。他拥有了内在的光芒。

引起快乐和痛苦的chitta vrtti:

1、标准或观念

2、错误的看法

3、想像、假想、没有事实基础仅仅依靠口头表述

4、沉睡

5、记忆

使修行者分心,阻碍瑜伽练习的障碍:

1、扰乱身体平衡的疾病

身体对于他来说,是达到瑜伽境界的主要工具。身体的健康对于精神的成长也很重要。因为大脑的功能通常是通过神经系统达成的。

2、倦怠,或对工作缺乏热情

倦怠的人没有目标,不遵守任何修炼道路,也缺乏热情。由于不加以运动,他们的大脑和智力变得迟钝。一个倦怠的人无法专注于任何事情。

3、疑虑与优柔寡断

缺乏信念者以及怀疑者终将自我毁灭。随着信心由衷而发,贪婪、恶意、怠惰、自满和疑虑一扫而光,心灵也会从这些障碍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宁静。

4、漠不关心

这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卑,只认为自己是最明智的人。他只选则让自己高兴和愉悦的事情,为了满足个人自私的情感和辉煌的梦想,故意且毫不犹豫地牺牲任何挡在他面前的人。

5、懒惰

为了扫除懒惰,需要不屈不挠的热忱。瑜伽修行者的态度应该如同一个正在恋爱的人渴望见到他的爱人,永远不会因绝望而放弃。

6、好色,沉溺于感官欲望

这里指即便有意识地抛弃却仍对感官对象存在渴望,这中渴望非常难以抑制。

7、错误的知识或幻想

那些受到错误知识困扰的人被假象所迷惑,认为只有自己看到了真理之光。他们拥有聪明才智,但却缺乏谦卑和智慧。

8、想法不一致,精神不集中,为此无法看到真实的存在

9、具有经过长期练习才获得的保持专注的能力,但却不能坚持

他已经拥有纯净和伟大的专注力,在最后的阶段,不懈的努力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有无限的耐性和坚定的决心继续遵循正确的道路,绝不懈怠,因为懈怠会阻止他继续前景从而无法达到目标。

另外四个分心的障碍:

1、痛苦或不幸

2、绝望

3、身体摇摆不定

4、呼吸不均匀

克服这些障碍并赢得纯粹的快乐的良方:

1、友善

不仅指友善,而且也指度友善的对象感同身受。本着善意而培养友善和感同身受的品质,化敌为友,对任何人都不存恶意。

2、慈悲

不仅表现出同情或怜悯,还需要伴随奉献的举动,去帮助那些受难者解除痛苦。

3、随喜

对别人的善行感到喜悦,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对手。通过随喜,避免了妒火焚心,当别人达到了自己渴望却从未达到的目标时,不再表现出愤怒、憎恨或妒嫉。

4、静观

不仅仅指对坠入罪恶深渊的人表示鄙视和轻蔑,或对那人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有优越感。它也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当面临相同的诱惑时该如何行事。同时也检查一下,对于不幸堕落的人,我们到底负有多少责任,该如何帮助他们走上正路。通过先在自己身上找缺点,反省,而后理解他人身上的缺点,这种自我反省多所有人都更为慈悲。

那些心神不宁的人无法感受到这四大良方的重要意义。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体式和呼吸控制而获得内心平静。

瑜伽练者(sadhkas)等级:

1、柔弱(mrdu)

缺乏热情、批评他们的导师、贪婪、行为不良、贪吃、好色、意志不坚定、胆小怕事、健康欠佳、有依赖性、说话粗鲁、性格懦弱,缺乏男子气。他们需要非常努力地修练12年才可以达到开悟。 曼陀罗瑜伽(Mantra Yoga)

2、平庸(madhyama)

心态平稳,能承受困难,愿意去完善自己的工作,说话温和,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所节制。 信仰瑜伽(Laya Yoga)

3、高级(adhimatra)

意志坚定,具备练习信仰瑜伽的条件,独立自主、品格高尚、富有同情心,宽容大度,诚实可靠、年轻勇敢、受人尊敬、尊敬师长、专心修练瑜伽。可以通过6年的练习悟道。 哈他瑜伽(Hatha Yoya)

4、至高(adhimatratama)

充满热情、外表优雅、勇敢无畏、熟识经文、勤敏好学、心智健全、心情开朗、永葆青春、饮食规律、自控力强、不恐惧、洁净、精明、慷慨、乐于助人、立场坚定、聪明、独立、宽容、人品好、说话温和、敬拜Guru。适合任何形式的瑜伽,可以在3年内达到开悟。

abhyasa:长期、不间断地努力,专心致志地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不会因为在预期内未达到既定的目标而灰心丧气,这要求具有极大的耐心才能使无休止的大脑平静下来,因为大脑被无数过往的经验和过去的言行留下来的旧印记所左右。

珍视爱、适度和谦卑的品质。爱中激发勇气、适度创造丰盛、谦卑带来力量。缺乏爱的勇气是鲁莽、缺乏度的丰盛只会导致奢靡腐败、缺乏谦卑的力量滋生傲慢和暴政。

sadhana:瑜伽修行,不仅指对瑜伽典籍进行理论学习,也指一种精神的努力。修行者必须不断地练习才能点亮他体内的神圣之火。成就会伴随那些刻苦练习的人,而不会垂青于那些不去练习的人。

通过身体、感官、精神、理智以及真我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全神贯注的努力,瑜伽练习者才能赢得内心平静并使自己的灵魂如愿以偿地与其创造的真神相会。

renunciation:舍弃。

[制戒]

1、非暴力

暴力是一种内心状态,与饮食无关。暴力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而不在于他手中所持工具,错误不在于工具。暴力因恐惧、懦弱、无知或烦躁不安而滋生。要想制止暴力,最重要的是摆脱恐惧。要摆脱恐惧,就要改变人生观以及调整心态。当学会相信现实和调查,而不是无知和假想,暴力必将减少。

用爱的眼睛看待一切生物。他知道他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密不可分,他把别人的快乐排在自身快乐的前面,他鼓励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使他们能适应生存。

认为对自己的错误应该受到公正的审判,对于别人的错误则应该宽恕,他教导别人如何生活。

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自己的爱和同情,向他人展示如何自我完善。

谴责做错者的罪恶,但并不责怪做错者本身。让做错者为罪恶进行悔改而非惩罚他。谴责罪恶与关爱两者可以并存。没有爱的一味谴责会导致暴力,爱那些做错事的人却不谴责他们的罪恶则是愚蠢的行为,也将带来不幸。爱一个人的同时又要与他身上的恶行作斗争才是正确的方向。

与非暴力在一起的还有无畏惧和不愤怒。只有那些过着纯净生活的人才能摆脱畏惧。恐惧紧紧抓住普通人不放,使他丧失勇气,他会为未来不可知和不可见而忧心忡忡,他担心会失去生存技能和财富名誉,但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

瑜伽师知道自己有别于躯体,躯体只是他个体灵魂的暂时居所。尽管躯体受到疾病、年龄、衰老和死亡的影响,但灵魂却丝毫无损。

有两种愤怒,一种贬低灵性价值,另一种促进灵性成长。第一种愤怒根源是傲慢,当被轻视时人就会恼怒,使人无法正确地看待事物,也使他的判断不正确。瑜伽师当他的精神屈高就下时,当他所有的学识与经验都不能使他避免蠢行时,他才会对自己生气。在犯错的问题上,他总是严心克己,宽以待人。

2、求真

思想真实、言辞真实并且活得真实。

真实的存在本质上就是爱和真理。并通过这两个方面表达出来。任何形式的不真实都会使瑜伽师与真实的基本法则无法协调一致。

真实不仅限于言辞。言辞的四大罪过包括:辱骂与淫秽、欺骗、诽谤或说谎、以及嘲笑别人视为神圣的人或物。

懂得约束舌头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学会了自律。

当一个活得真实的人带着一颗纯洁的心虔诚地祈祷时,那些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才会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纷至沓来,他不必去追逐它们。

3、不偷盗

由于渴望拥有或先手别人所拥有的一切,会滋生偷盗和贪念。这里的偷盗还指非法霸占、不守信用、管理不善和滥用。

瑜伽师将生活俄需要降至最低限度,并且相信,如果他囤积了非真正你需要的东西的话,他就是一个盗贼。从各种贪念中解脱出来,人才能避开巨大的诱惑。贪念使宁静的溪流变得混浊泥泞,它使人显得低微可耻。

4、节制

强调身心和言辞的节制。

5、不贪婪

不囤积或收藏。正如一个人不应该拿走并非他真正需要的事物一样,他不应该囤积或收藏那些并非即刻需要的东西。收藏或囤积财物,是对缺乏信仰,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尽可能生活得简单,并且把大脑训练得不再有失落感和空缺感。而后,他真正需要的东西将会在适当的时间来到他的面前。

普通人的生活充斥了无休无止的烦恼和挫折,以及对这些挫折所作出的反应,因此不可能使自己的大脑保持安宁。

培养随遇而安的能力。

[内制]

1、纯净

身体的洁净对健康非常重要。洗澡是从外部洁净了我们的身体,体式和呼吸控制法是从身体内部获得了洁净。

比身体洁净更重要的是,让精神得到净化从而摆脱仇恨、激情、愤怒、***、贪婪、假想以及自满等情感的烦扰。比这更重要的是净化心智以便消除杂念。这种内在的净化过程为修行者带来的光芒与快乐,也带来了慈悲,驱散了精神上的痛苦、沮丧、悲伤和绝望。一个慈悲的人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仅仅是缺点。对别人的有点表现出的尊重使他也获得了自尊,这有助于与自己的悲痛和困难做斗争。

通过专注,修行者获得了对各种感官的掌控。

除了身体、精神和语言的洁净之外,食物的洁净也很重要。除了在准备食物时注意洁净外,有必要在食物的获得上也遵守洁净的原则。

进食的目的在于促进身体的健康,获得力量和能量延续生命。食物应该简单、营养、多汁和具有舒缓功能,避免那些咸酸苦辣、烧焦、不新鲜、无味道、油腻和不洁净的食物。

我们进食的种类和方式塑造着我们不同的性格。

通常情况下是为食而活,而不是为活而食。假如我们进食是为了舌头的味觉,我们就很容易多吃从而导致各种消化功能紊乱,并使身体各机能失调。

瑜伽行者进食只是为了生存,不会吃得过多或过少。他把身体看作是精神的栖息之所,防止自己沉溺过度享乐。

2、满足

满足感必须不断培养。如果精神无法知足就无法获得专注。瑜伽师没有空缺感,因此他自然而然地感到满足。

知足和安宁是精神的状态。差异导致不合,并在有意无意间造成冲突。

3、热情或克己

tapas: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达到人生中特定的目标而付出的一种类似燃烧的热情,它包括净化、自律和苦行。为了除去阻挡这个目标实现的所有欲望而进行的自觉的努力。它包括了身体上、语言上和思想上的克己。节制和非暴力是身体上的克己,言辞不冒犯别人,不说别人的坏话、不顾计个人后果而坦白真相等是语言上的克己。思想上的克己则是保持自我克制以及培养这样一种心态,即不论欢乐或悲伤,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克己是指一个人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并带着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去工作。通过克己的修炼,瑜伽师强健了身体、精神和品格,也收获了勇气、智慧、正直、坦率和朴素。

4、自我研习

自我研习的人阅读自己的生命之书,同时也在书写和修订这本书。他对生命的看法也会变化。他逐渐认识到,所有生灵都是神圣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风险而非享乐,神性居于他的内在,支持它的那股能量也支持着整个宇宙。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健康、快乐和安宁,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定期地在一个纯净的地点学习圣典。无知是无始有终的,而智慧则是无终有始的。

5、敬奉神

他不会骄傲自满或为了权力而忘乎所以。他不会为了私利而屈尊。

行动比语言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

[体式]

瑜伽修行者需要一个干净通风的地方、一张毯子和一个决心。这些体式的真正作用在于,它们约束及训练了大脑。瑜伽师不仅仅追求身体的完美,同时也追求感官、精神、智力和灵魂的完美。他通过体式练习征服自己的身体,使它成为更适合的心智载体。瑜伽师不惧怕死亡,他知道身体在不断地变化中。生与死是自然现象,但灵魂并不落入生死轮回。他没有把身体看作自己的财产,身体是让他在生命每一个醒着的时候去为他的同伴们服务。

身体的健康绝非金钱可以买到的商品,这种健康是通过艰辛的劳动而换来的资产,也是一种身心灵完全均衡的状态。健康的身体意味着忘记身心的存在。瑜伽师通过练习这些体式摆脱了身体上的限制和精神上的烦扰。

哪里是身体的终结而精神的开始?哪里是精神的终结而灵性的开始?它们彼此相连,密不可分,它们是宇宙遍在的神圣意识的不同表象。

瑜伽师从不忽视或虐待自己的身体或精神,而是非常珍视。对于他来说,身体不是他精神解脱的障碍,不是他堕落的缘由,而是他达到完美境界的工具,他力求自己的身体强壮而健康、无病痛。

缺乏意志力的人、轻率大意的人以及漫无目标的人都无法觉悟真我。

真正的体式是,在体式中梵的意识在修行者的内心持续不断地自然涌现。

通过瑜伽练习,类似得与失、胜与败、身体与精神、精神与灵魂这些二元想法会消失,而后,瑜伽修行者可以进入瑜伽的第四个阶段: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

水罐可以排出空气装满水,或者倒空水充满空气。同样屏息也有两种状态:1完全吸气,即肺部完全充满生命之气后屏息,2完全呼气后屏息(即完全排空废气)。第一种叫内屏息,第二种是外屏息。

瑜伽师的生命不是以天数而是以呼吸的次数来计算。他遵循正确的有节律、缓慢深长地呼吸。这些有节律的呼吸方式增强了呼吸系统,镇静了神经系统,也减少了对物质的渴求。随着欲望和渴求的小时,精神也获得了自由,为全神贯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不正确的呼吸会把一些疾患引入体内,比如打嗝、风湿、哮喘、咳嗽、头疼、眼睛或耳朵发炎、以及神经系统受刺激。掌握缓慢、深长、稳定和正确的呼气和吸气需要很长的时间。

当欲望的灰烬被呼吸控制的练习吹散,身体内的圣火才会完全显露出它的光芒。

排空心中所有的幻想和杂念才是真正的呼气。意识到`我即真我`才是真正的吸气。稳定保持这中意念才是真正的屏息,这就是呼吸的真谛。

假如你想培养内心的平静,那么首先应该调整你的呼吸。因为当呼吸受到控制,心才会得以安宁,如果呼吸时断时续的话,心就会被搅扰。因此,在做其他尝试之前,现调整自己的呼吸,从而使性情变得温和,内心也会随之平静下来。

情绪的活跃会影响到呼吸的节奏;同时,有意识地调整呼吸可以防止情绪的活跃性。瑜伽师应该现学会呼吸控制,然后帮助他控制感官,从而达到制感阶段。只有这个阶段,大脑才具备专注的条件。

气息与大脑的协调统一,各感官间的相互调和,以及摆脱生存与思想的一切条件限制,这就是瑜伽。

[制感]

到这个阶段后,会进入一个全面自我检查过程。

意识的三种品质:

1、纯质

可以使精神明晰和平静。

2、激质

使人变得活跃和精力充沛,也令人紧张与任性。

3、翳质

妨碍和抵消激质的活动与纯质的展露。翳质是错觉、阴暗、迟钝以及无知的品性。当这一品性主导时,人变得迟钝并陷入一种木讷的状态。

纯质通往圣灵,翳质通往恶魔,处于两者之间是激质。

一个翳质的人这样读解戒律:

别人不应该贪图我的东西,无论我如何获取了它。加入他们起了贪念,那么我就要消灭他们。

一个激质的人这样读解戒律:

我不会贪图别人的东西,除非他们对我的东西起了贪念。

激质的人将遵守这条法令作为一项政策所具有的字面含义,而非作为一种准则所体现的真正精神。

一个纯质的人既遵守了戒律的文字也领会了它的真正精神,把它看作具有永恒意义的教导,他只为了正直而成为正直的人,而非由于有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才表现出诚实。

瑜伽师同样会受到三种品性的影响,通过对自身以及感官对象进行长期而有序的学习,他认清了哪些言行和思想来自翳质,哪些来自激质。通过不懈地努力,根除翳质所引发的那些想法,并逐渐性成了纯质的思维模式。

当对感官对象的渴求消失后,他将非常平静地看待它们。无论冷热、苦乐、荣辱、美丑,都不会打扰他。他坦然面对胜利与失败这两种假象。他已经超越了所有品性的牵引,并成为超越品性的人。他没有任何自我认同感,因为他活在对宇宙圣灵的体验中。这样的人不会鄙视任何事物,他会引导所有的事物通往圆满的道路。

[专注]

精神是思想的产物,思维精妙而善变,因此难以约束。被有控制的大脑捍卫着的思想会带来快乐。

大脑的状态:

1、狂乱状态

精神分散紊乱,处于一种忽视状态。大脑追求世俗事物,激质品质占统治地位。

2、涣散状态

精神兴奋、纷乱。现在大脑有能力去享受努力的结果,但是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控制。

3、茫然状态

此时精神愚蠢而迟钝,翳质品性占统治极为,大脑非常困惑,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

4、心状态

此时精神非常集中,专注于某个事物或某一点,此时纯质占主导。一个心状态的人拥有超凡的智力,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此他可以运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达成他的目标。他往往由于对欲望对象的执迷追求,不顾及对他人的损失,从而带来极大的不幸。甚至在他所追求的目标达到后,常常感到成功的苦涩。

对于心状态的人也存在着一种危险,他可能会变得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当感官无拘无束地四处游荡时,精神也随之漫游。它们使人的判断变得模糊不清,并让人随波逐流。心状态的人需要奉爱及对神性的专注,才能保持平衡的心态,也确保他总是走在正途上。只有当他不再感知`我``我的`时,才会感受到幸福。

5、悬止状态

精神、智力和自我都受到限制。瑜伽修行者应该专注于AUM。

三个字母分别代表: 整个词代表:

A U M

清醒状态、睡梦状态、沉睡状态 入定、三摩地

言论、精神、生命气息 生灵,是宇宙圣灵的一部分

长度、宽度、深度 宇宙圣灵,超越任何形态和模式

没有欲望、没有恐惧、没有愤怒 完美的人,他的智慧牢牢地扎根在圣灵中

男性、女性、中性 代表所有生灵和创世主在一起

纯质、激质、翳质 超越品性牵引的人

过去、现在、未来 超越时间限制的创世主

母亲、父亲、古鲁 对真我的认知

体式、呼吸控制、制感 入定

梵天、毗湿奴、湿婆 梵

[冥想]

当专注持续不断时,人便进入了冥想状态。瑜伽师通过冥想练习而得到精神的觉悟,他的身体、呼吸、感官、理智和自我都融入了他所冥想的对象--Universal Spirit中,他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意识状态,并感受到了一种无上的supreme bliss(极乐)。

在瑜伽修炼的道路上的进步可以表现为身体健康、身躯轻盈、着装整洁、声音甜美、体味芳香和无所欲求。他拥有一颗平和宁静的心,他是谦卑的化身,他的摆脱了行动的束缚,成为一个解脱了的灵魂。

[入定]

瑜伽修行者进入了内在的灵魂,随着身体的活动、思想以及智力完全停止,如同已经进入了熟睡状态,瑜伽修行者不再感知任何`我``我的`。此时修行者只体验到神性意识、真理和无法言表的快乐。修行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所有理解之外的平和宁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