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城畸人《我们背井离乡,为的是那前世的乡愁》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24:34
  • 90

《亚利桑那之梦》里年青的阿克塞尔背井离乡去纽约做一份说不上有前途的工作但坚持着留在那里。他并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相反,他具有的更多的是不适合成功的梦幻般恍惚的气质,他之所以喜欢纽约是因为:在大城市里,你可以看见别人,但别人不会看见你。而《追风筝的人》里的阿米尔在离开深埋伤心往事的故国阿富汗到美国之后如释重负的说,他喜欢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没有过去,因为她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包容性。

这就是繁华的好处,过于的繁华可以湮没一切人事,你所有的过往、悲哀,喜乐在这片繁华面前都变的微不足道,你所谓的离经叛道也不会是这都市霓虹灯投射的焦点,你会因此获得一种被湮没的安全感。

但是对那些生活在更为狭小空间的人们来说,他们显然被更多不必要的相处所缠绕,在局限但密不透风的人情关系网络中不得不更加的谨小慎微,以防不自知的成为某种活在别人舌头上的生物。所以从一开始《小城畸人》这个名字就把我吸引住了,并在对一个作家几乎是空白认识的情况下买来这本书,“小城畸人”,你感受到了其中的勇气,其中的孤独,其中的身不由己了吗?

所谓畸人,作者先在开篇给出了一个解释:“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了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了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了虚妄。”然后在这一解释的铺陈下分25个独立的章节对生活在俄亥俄州某个小城里的“畸人”做了描述,用简洁但不容置疑的语调写出他们的出身来历,写出他们在生活中的摸索以及由此得来的对世事的懵懂感受,写出他们对于现实琐碎的厌倦,写出他们对于某些心之向往但求而不得之物的唏嘘。

被怀疑为对儿童性骚扰的被辞退的小学教师;想跟随马戏团四处游荡但最终嫁作商人妇的旅店老板女儿;虚度了年华等待着远方恋人最后只等来寂寞的女店员;因被爱人抛弃而转向憎恨一切女性的丑陋电报员;厌倦了被小城居民称为“古怪”决定离开小城的店主儿子,各种各样的人物像冬天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被晾晒出来的衣服一样露出了全貌,其间散发出来的陈旧的气味让人相信每个人都是各有着一段伤心的,正如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当你俯身往下看时忍不住头晕目眩。而作家无疑也是宽容甚至仁慈的,愿意用细腻的笔触絮叨这些世俗生活的失败者所做出的努力,展示这些卑微的人生所发出的微光。

想必这些小城的“畸人”并不热爱他们所居住的这个质朴的小城的,小说里反复被提到的夕阳下苍翠青山的美景也只是用来给这些心怀一股幽怨的人们来感喟的,离开小城被他们视为拯救生活的必须手段,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中间很多的人是离开过但又回来的,而小城里也曾经有过为了逃避都市生活前来寻找宁静的外乡人,这些外乡人也曾对那些试图离开的年青人说:那里跟这里的事情一样无聊和乏味,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而作者最后用串起这部小说的线索人物:一个渴望刺激和冒险希望能成为记者的年青人的外出旅行作为结尾。这种开放式的给人希望也给人惆怅的结尾总是让人心神不定,你不知道将来遇见的是什么,是一场新鲜而刺激的开始,还是另一场重复戏剧的序幕。

这样的矛盾以及结局让我想起以前听到一句话:心不止,则路还远。离开一个地方奔向远方只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希望,如果心中那份连自己都不甚明了的需求无法取得满足的话、那份都不甚理解的情绪不能被稀释的话,生活也只能一场又一场的漂泊。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写道,有些人仿佛生不逢时,被命运随机的抛到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这种人终其一生只为寻找心之所属的之地,在他们心里,那里才是真正的故乡。而关于这些不安于此地不停离开不断寻找的人,我想起了三毛在一次录音里谈到沙漠对于她的意义,她沙沙的声音说,我想那可能是前世的乡愁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