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精彩的故事,卡佛是真的会讲故事的人。
然而我不同意“失败者”的定义,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同样平凡的——如你如我,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是黑白,事实上那个也不完全存在。每一个在漫漫旅途中行走的人,影子是灰色的。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内心描写,卡佛只说了他看到的那一个部分,剩下的读者要自己去看,他提供了所有的线索,不动声色但是无比冷酷,正如他自己所说“普通的寒暄也有彻骨之冷”,这种残忍笔调真叫人着迷,而所有困扰着人们的事,只要习惯了下来,就会变成一种状态,他们很少会仓皇失措,他们甚至不需要一个解决的方法——瞧瞧看卡佛是多酷,他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之间放弃了反抗哪!
若是认真比较我最爱仍是《保鲜》,第一眼的过目难忘,能读这样的书,是幸运的。
09.3.23
--------------------------------
从图书馆借来这本卡佛的《大教堂》,不经意在最后的空白页看到了以上的文字,看那隽秀的字迹,应该是一个迷恋卡佛文章的女孩写的吧,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把它放在我的感想的前面,也许她也会看的到。
多次在豆瓣上见到大家热评《大教堂》,因为好奇所以借来读读,看完第一篇《羽毛》有些困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装着很小资的读这么令人费解的书,只是看到后来,竟然一口气读完全书,这些文章像有一股强大的驱动力,这就是卡佛的魅力吧。
我觉得应该读读原版,才会明白到底什么是极简主义,这大概是字句结构方面的概念,不影响我们对于文章的理解,翻译也力求遵循原著简洁平实的风格,这些字就像把锋利的小刀,一点点一点点地划破我眼前那层虚伪幻想的膜,还原生活的本真,柴米油盐的,琐碎的。
有人说养尊处优的人们不会真正的理解卡佛笔下最低层人民的生活,我想也是,还在学校里堕落、暂时不用为生活发愁的我想象不出生活到底可以多艰辛,看过文章有的也是悲悯,而非共鸣。只不过也许以后某一天的某一个画面会让我想起这书里的情节,比如《保鲜》的逃避,《火车》的冷漠,《发烧》的释然,《大教堂》的美好......
关于《大教堂》那篇文章,我还想说,为什么很多时候是生理有残缺的人,比如盲人、智障人士,反倒能给正常人以心灵的启发,他们好像更理解生活,还是我们太不懂生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23:1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4319.html
上一篇
重负与神恩《承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