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一直在陆续地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伍尔夫的随笔全集》。年前读了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的《普通读者》,那是本选集。读她常是在办公室里,一般是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循着昨天读到的地方,读下去。由于有工作,在单位的白天时光又是很短暂的,又常有别的杂事,所以读得慢。
伍尔夫随笔中所写的一些东西于我是陌生的。随笔的内容以书评为多,评论的主要对象是英国作家,评论的范围和对象很广。另外,她对女权主义也有涉及。她的思维很跳跃,意像纷杂,又是意识流的写法,读着就不知会把你带到哪里。自己的思绪也常因此而开小差儿,触觉也灵敏宽泛起来,有时字翻了篇儿了,却不知道作者到底写了什么,是眼睛虽在惯性往下看,感情却跑了,想着自己的事儿了,所以,只好再回来,重新读。有时我想,读她的东西是否不需要这样重读呢?本来她就是意识流,但是,依我的经验,不回来就不知道她所云,她的思想和情绪还是内在连贯着的,这种联系还是要寻,这样对她文章的好才能做深入些的理解。可读完了,常常还是没什么记忆。有一次,我去豆瓣,看到一位朋友说起读北京十月出版社的那本伍尔夫《普通读者》,她说,读完了,觉得好,却什么也没记住似的,这和我的感受相同。
读她是因为她对我有一种类似精神方面的牵引,有些话读起来感觉很有味道。如在《自己的一间屋》里的一段:“我们就是这样站在窗子旁交谈着,同时低下头来,望着下面这座著名的城市的圆屋顶和塔楼,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晚上都在这样看。在秋天的月光下,这座城市非常美丽,非常神秘。旧时的石头显得非常洁白和神圣庄严。”,这样的句子冷静、客观、是以敏锐的艺术直觉,站在一个高度上对事物的深入。通过这样诗意而特别的句子,我偶尔能体味到她的神韵。
于我来讲,我是从她所写的这些随笔里在寻她,我所寻到的是什么呢?我不过是略微感觉到了她,似乎她是飘忽的。从她的字里,从我读她所引发的思绪里,我偶尔能够见到她,也不过是在夜晚的时候,她的一支在白色纸上移动着的她的羽毛笔;或是,是夜晚,大概九十点钟,她从楼上下来,在绿色的草地上独自散步,我似乎看到她的裙子轻擦着绿草;或是,她写作时,偶尔抬起头,望向前方的虚无的眼神……
我感觉,喜欢一个作家,就喜欢了他所带给你的气息,是一种深入的寻找,事无巨细,在一种迷恋的心态里,默默走近他,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然后会心起来。你感觉到了他艺术的境界,不仅是开阔了你对人生和文学认知的窗口,更是一种渴望的深入,他有一个高度和角度让你膜拜,其实,于千万人里你是把他当做知音的。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不过就是为了蕴藏这些东西,而你凭借着难得的缘分见到了它,并渴望接近蕴藏着的他。虽然,他已为烟尘,或白骨寂静地躺在黑泥里,可他毕竟生活过,那颗心在他活着的时候鲜活的藏在他世俗之身里,你们彼此遇到,又怎能不怀有感遇之恩?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22:3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