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德国人《德意志的二重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19:08
  • 53

一本很厚的书,翻开后发现图文并茂,其实我并不是标题党,只是看到这样的书名,不禁想看看何许人也,是怎样来写这样的宏大的题目,德国人,三个字掷地有声,一群富有历史、苦难的民众,究竟该怎样的描述。

德意志的概念向来存在于德国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讲德语的地方,因此,人们就将利沃夫称为Lemberg,将卢布尔雅那称为Leibach,将布拉迪斯拉发称为Pressberg将布尔诺称为Brunn,将克莱培达称为Memel,这是德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情节。但这与西里西亚,东普鲁士,苏台德的感情不一样,那些地方是德国领土,失地,被掠夺的土地。千百年来,以霍亨索伦和哈布斯堡为首的大大小小德国的王公贵族貌似就是德国的全部定义,然而,德意志的定义却更为广泛——只要是德国人占多数德语为主要语言的地方皆可称之为德意志。德国的伟人,战士,无不以此为目标进行着统一的努力,从特兰西瓦尼亚到阿尔萨斯,从蒂罗尔到里加,德意志文化荣耀于这些土地上,至今人们还常常看到优美的德国建筑,听到动听的德国古典音乐。

因而,作者在书名之下附了个小标题——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对德国和德意志二重性的很好诠释。他以一种平实的口吻描述了德意志人的发展历程,从日耳曼人大迁徙时代到第三帝国初期。他告诉我们德国人保留了远古的野蛮性,形成了坚忍和傲慢的习气,以一种不屑的语气。但我想,德国一直处于周围列强的包围之下,他们都想从德国人身上分上一杯羹,连作者都承认罗马的教宗意欲控制德国。所以,坚忍实质上是生存环境的培养 ,而傲慢是对高压的轻蔑。

长久以来,对德国人的性格一直有一种描述,叫做“服从”,这种抽离与放大在二战之后达到了顶峰,从Lenz的《德语课》看来,就是如此。那些书评家进行着“德国人对自己长久以来的服从性的反思”这样的叫嚣。仿佛的德意志的全部就是军国主义。作者告诉我们这是一种误解,那恐怕仅仅是北德人的特征,普鲁士人也许如此,可是普鲁士不是德国的全部。书中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柏林好像一个高效守时,有时也想参与一些文化活动的家庭主妇;而维也纳则是一个翩翩起舞,热情好客的贵妇人。”柏林和维也纳,恰好是德意志人的两大典型城市,一个代表权利,一个代表艺术,两个截然不同的对比。

文化上的德国冠绝于中东欧世界,也许丢勒是匈牙利血统,贝多芬是半个弗兰芒人,海涅是犹太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把自己当作德国人。他们的创作成为德意志精神的代表,富有德国人的气质,这才是关键所在。总是强调这个人的犹太背景,那个人的匈牙利背景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们的文化就是德国人的文化,德国人的文化就是德国人自己创造的。因为犹太人也有阿什肯纳奇犹太人。

作者出生在西里西亚的布列斯劳,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作者在书中强调德国人的野蛮,可自己的家乡却早已沦于敌人之手。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只写到了1941年,或许1941年的德国已经达到历代德意志人的梦想所在——真正的统一。然而,41年后却是无尽的深渊。作者尘封了之后的记忆。

德国人的历史,到1941年就差不多停止了,既然已经失去了君王之山(Konigsberg),又已变的如此涣散,失去了向心力。也许,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尼伯龙根式的人物,在他的眼中,处处充满了悲观。这也是我在读此书过程中感到无比压抑的渊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