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京华烟云《那些道家思想下的女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15:56
  • 122

最近在一种别样的心情中,慢慢地拜读了先生的大作,在一个真实的硝烟弥漫的环境中体味着乱世中的这一杯清茶,心绪烦乱超乎寻常,可是木兰和曼妮能让我稍微平复一点,还让我了解到中国的女人还有这样一些善良、平静如水的,娴静温柔的性格,绝望中还是透露出依稀的希望,我感谢她们。

木兰,所有人对她的评价都是“一个奇女子”,但是她那光彩人生的背后,在她内心中,又是怎样一种深沉的悲哀啊。林语堂先生说:“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木兰若是在逃难时不乘那辆小骡子车,也就不会同家人走散,那就不会同曾家有那么一段渊源,并且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及追求作为对曾家救命之恩的报答。细想想,人生有些事情,真的是那么宿命的,如果立夫没有出现,那木兰的一生,真的会比较幸福么,还会是那么样的一个木兰么,也许立夫于木兰便是一种成全吧,成全了她情感的饱满,成全了她的才情,成全了她这样的奇女子。我是佩服木兰的,也羡慕她的才情,羡慕她有那样一个道家思想的父亲,那样的淡然宛若世外高人,云淡风轻。木兰是道家女儿,性格中自然有一种渴望安定的成份,不希望改变,从成婚的那天起,她就渴望成为荪亚的好妻子,曾家的好媳妇,同丈夫一同去杭州过隐居的生活,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够坦然面对,淡定却又坚定。在荪亚同曹丽华的恋情事件上,她显示出了一个女人的极高智慧,她是成功的。但是木兰只有在立夫的面前才会那样的不能自持,书中木兰感情最是波动的一次便是独自去监狱中探望孔立夫,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她是如此的深爱着这个男人,而她是别人的妻子,他是妹妹的丈夫,可是那一晚他们抛弃了世俗纷杂,心意相通,这是多么高尚而纯洁的情感。木兰为了立夫不惜去做了她此生最为疯狂的一件事,深入虎穴与军阀司令谋皮,对,她是靠着智慧赢了,可是万一不成,她所失去的又该是多么惨重呢! 我是多么希望木兰能够获得幸福,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已经把她当做了自己,因为我们的追求和向往是那么相似,人生态度又是如此仿佛。我固然没有她那样高贵的出身,亦没有那样良好的家教,可是总是能够依稀找到一些影子,所以她若幸福,便也隐约预示着我的幸福希望,还好,荪亚是爱她的,给了她如水般平静恬淡的幸福,道家而言,是可贵了吧……

莫愁一直生活在姐姐的光环之下,对于姐姐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她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不会没有察觉,但是姚家的女儿知道应当怎样得体对待,她相信姐姐,也相信自己的丈夫,或许她也在暗中惋惜,她永远忘不了姐姐订婚的那晚在闺房里跟她说的那些推心置腹的话,看似波澜不惊,后来想起却是那样的锥心之痛。“我不是过去常和你说,你将来会比我有福么。”“怎么会比你有福呢,姐姐。”“没有什么……”当她后来回想起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觉得,其实她是比姐姐要幸福的,毕竟她是爱着立夫的,她没有任和负担,她自由可以自主选择婚姻,可是姐姐却注定要用自己的婚姻作为对曾家的报答。论才情和处事,莫愁及不上木兰,但是她却最是适合做立夫的妻子的,五行之说中,木兰是金命,立夫是木命,莫愁是水命,木命需要水来柔克,比木兰的更适合,木兰也则显得硬些。她让所有人都觉得那么舒服,红玉也喜欢她,自然,姚家的女儿从来都是人中之凤。

林语堂先生写作中,写到红玉之死一节,不由热泪盈眶,那样惹人怜爱的女子啊。红玉是灵性极高的才女,自小即极有天资,颇有些“此女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的意思。仿若瑶华仙子,氤氲在飘渺之气中,若隐若现,像极了红楼中的林妹妹,她深爱着阿非,与她的表姐们不同的是,她爱阿非把阿非当做她的命,因为身体弱,她又自卑,进而怀疑阿非的感情,她确实是不确定她在阿非心中的地位。当她终于确定了她在阿非心中的那无比重要无以取代的位置之后,她释然了,她是真的高兴极了,但是她为了她的完美爱情,为了她所坚信的宿命姻缘,她选择了归去,一缕香魂归于上天,去了那个纤尘不染的地方。真的是可惜,本来美好的一切,却止于她的一个美丽的误会。也许这样也好,在阿非的心中,她永远是那个可爱,灵气逼人的小表妹,是神仙托生的吧。

我最不忍心提起的就是曼妮了,原著中叫曼娘,可是我更喜欢曼妮这个名字。她与平亚的朦胧感情是那么美丽纯真,她本该是多么幸福,可惜可惜。经亚的逝去也带走了曼妮的幸福,也许我不愿意说曼妮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守着经亚的灵位过一辈子未必不是她心中所希望的幸福。只是,千万不该,丧心病狂的日寇玷污了曼妮的纯洁一生,曼妮就像她供奉的那尊观音,冰清玉洁的身子是集中了中国古典女性的所有美好,即使是她的尸首也能给阿暄神圣的感觉,激励他的斗志。姚思安先生临终前神奇的预言说,曼妮若认为中国应当抵抗,那么中国便一定会获得胜利,也或许曼妮本身就是古老中国某些神圣精神至所在?曼妮的死,让我心疼,更是对日寇的无比仇恨!

林语堂先生信奉的是老庄学说,在其道家思想下形成的《京华烟云》中的女子也是圣洁淡然而美丽的,我敬佩她们,如同精神偶像那样,正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与诸君共勉之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