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话题2008个人关系:我和《话题2008》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15:23
  • 93

《话题2008》是“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第四册。我钟情这些书,是因为其中有相对独立而个性化的思考,阅读的过程中,有印证的温暖,也有启发的***。正如刘倩所说,“读者与文本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个人的关系”,我与《话题2008》亦如是。我的印证的温暖、启发的***,只是缘于自身的生活与阅读经历,换另一个人,自是不同。我知道自己得举例说明了。对于前者,下面几句话可证——

“如果没有港台区域文化的独立生长,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形态恐怕已不复存在。”(朱大可)

“不可否认的是,陈晓旭的出家、死亡与名着重拍、红楼选秀的巧合,既加快了87版电视剧经典化的过程,也刺激、加重了对筹拍中的新版的抵触情绪。”(刘倩)

“大家正对着一个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小官僚,进行集体施虐,以此寻求狂欢效果。合理合法的辱骂一位公众官僚,正成为一种娱乐方式。”(施爱东)

“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别人的问题’,只有将别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感同身受。”(杨早)

至于启发,也有不少。颜浩在评论“艳照门”时说:“在如此重大的事件发生后,‘参与’和‘在场’最为关键。这就像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是何主题并不要紧,‘在现场’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这或许是许多事件中民众的真实想法,其他诸如为了“知情权的不被侵犯”、“公共信息的共享权利”,不说是学者的瞎掰,也是一厢情愿的过度诠释。观看未删版《色,戒》,传阅艳照,灾后传播妖言,乃至2007年进入股市,皆有此意。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许多事儿是不必认真寻求意义的,当然,这也是娱乐时代的无奈和可悲之处。应灏在讨论“抵制家乐福”事件时,认为“抵制是一种态度”,并不同意抵制没有产生经济或政治效果的说法,另外,他提及新时代年轻人“信仰的破灭”,展示了一个新鲜的思路,值得留意。王达敏认为,“《红楼梦》在韩国的接受情况不太乐观”,韩国读者更喜欢明代“四大奇书”,“这与《红楼梦》传播到朝鲜的时间较晚有关,另一方面,满清入主中原后,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各国不愿意承认清朝统治的正统性,所以对接受、传播清朝的文化产品存在一定的障碍。”

挑些刺儿。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是2008年10月公布的,却列身“9月观察”(P35),不确;P50最后一段,根据上下文判断,《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大揭秘》刊载于《人民日报》的时间,应为2000年(9月12日),而非2004年;P53引文里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应为《歌唱祖国》;P257引文中,吴宇森言及“知道北京拿到奥运会主办权”的时间是2000年,应为2001年(7月13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