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辗转不眠,想艾格尼丝。
是什么使艾格尼丝最终厌弃人类,逃离人类,想独处大自然呢?
想起荣格谈到尼采时说:人的本能和天性怎么可能驱使他断绝与人类的联系,进入到绝对的孤独之中,进入到靠憎恶来支撑的避世和对人群的远离之中?
在昆德拉《告别圆舞曲》中,雅各布莫名其妙地置换了淡蓝色药片而毒死那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女人,后来他意识到是憎恶人类这种潜藏的意识驱使他这么做的。他选择谋杀象征人类的具体一人。
在昆德拉的《不朽》中,她在和陌生人(象征人类)相撞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对人类的憎恨,她选择了远离。
艾格尼丝想象自己疯了的样子是举着一朵淡蓝色小花不停地嗅,从而忘记自己是生活在人类之中,
说到这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虚构的自己那个“你有没有另外的地球仪?”的冷幽默。
我想,人与人的亲近是人类本能之一种,那么人与人的疏离也是人类本能之一种。每个人在探求他人,求证自我时,他也可以采用疏离他的方法而保有自我。在他人身上看到与我之相似点像照镜子一样发现自我之存在,而疏离他人,则是因为跟他人太过相似而拒绝镜子,远离镜子是源于与他人相交融合过多而产生的失去自我的可能的恐惧。
艾格尼丝是爱丈夫和孩子和妹妹的。然而,她的自我一直被她置于瑞士森林中,无需在通过他人印证,艾格尼丝不会像泳池中不断对他人强调“我我我”的女人那样无意识地凸现自我。艾格尼丝的自我之保护本能远远甚于想在群体中生活的本能。艾格尼丝只想体会自我的存在。
在《不朽》里,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存在以使自我完满,或反过来说,如何保有自我完满而存在的问题。
以往说,人有两面性:动物性和社会性。这个说法很可疑。难道动物就没有群体生活吗?动物的求偶繁衍交际和人类在根本上并没有分别,不过人类更复杂而已。我想,说人类有两面性:动物性和植物性更合适。艾格尼丝领悟到这一点,她想要的是植物性的存在。
艾格尼丝是赶往瑞士森林途中因为要躲避公路上一个看起来想自杀的少女而出车祸身亡的。艾格尼丝在保有自我的同时撞见需要躲避以挽救其生命的少女,艾格尼丝对人的爱和自我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她的道路就只有死亡。那个少女象征人类,失去自我存在的肉身才不至于因保有自我而谋杀人类。
艾格尼丝看到自己的死是恢复最初的自我的可能道路。
当人类疲惫厌倦于对欲望的追逐,尤其疲惫厌倦于对自我不朽的追逐时,一个人就接近成为一棵植物了。仅仅存在,存在。
然而,这是矛盾的。植物性的存在还是人的存在吗?我想,也可以这样理解艾格尼丝:当植物性存在的无意识进入意识,我们就体会到了自我的存在和保有的幸福。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09:3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