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流血的仕途·终结版《思考与承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09:31
  • 61

上周读完了《流血的仕途》上下册,无法不去赞叹作者涉猎之广泛,文辞之华美。对于李斯这样的一个毁誉参半且贬大于褒的历史人物,作者并没有趋炎附势地迎合主流的观点,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铺陈,尽可能地将一个有血有肉的李斯还原在读者眼前。

曾经想过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是慈爱和公义的,为什么世上既有好人又有坏人,既有富人又有穷人,既有健全人又有残疾人?后来有一次在课上讲到disaster这个词,当时正赶上复活节前夕,我看着这个词,突然感觉到它是由dis否定前缀加上了一个Easter(复活节)。后来我在课上就讲到,灾难在一开始看来可能是一个坏事,但你要相信,大灾难之后必有大拯救,灾荒之后必有收割,死亡之后必有复活。去年,在听到天生没有四肢的Nick Vujicic的故事并且见到他本人之后,我更加觉得这一切都不是徒然的。上帝的慈爱和公义与现实世界的黑白共存并不矛盾,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只是客居。人生只是客居,江湖难以归梦,纵使李斯能辅佐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却不能企望从此以后能够天下太平。

既然这样,我们还用思考么?

还是在一次上课的时候,看到很多学生在主旨题和推断题上翻车,我就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我不敢说这是文化差异的问题,我在接触国外的一些中学生的时候,发觉他们的归纳推断能力要比中国学生弱。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国外的孩子说啊说的说到细枝末节处,却不会去归纳什么“思想怀古”或是“忧国忧民”之情。有一次听冬吴相对论,说起了印度的佛教经典《博珈梵歌》,给了我一些启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落尘埃。”到了六祖慧能这里就变成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事惹尘埃?”而在传统的《佛典》当中也有这样的语句:“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理是人们希望走捷径的共性思维,还是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的“糊涂哲学”?我们中的一些人总是喜欢把一些事实来回的拼凑并且陶醉于把蒙太奇画面画上箭头的感觉,难道,这就叫做艺术么?

也许很多对李斯持贬义态度的人认为李斯这个人太钻营、太有心机、太有城府。他们或许更欣赏李白,郑板桥,或者戴安娜。这些天在看Getty推荐给我的《少有人走的路》,我很认同作者在书中的一个观点:心智成熟的必要条件是思考和承担。就这点来说,毫无疑问,李斯是值得称颂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