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Stille Post《穿越时空的悄悄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09:14
  • 76

克里斯蒂娜•冯•布劳恩的幸运是双重的:她是柏林洪堡大学的文化学教授,拍过电影,她还是性别学科研究的创立者之一(2007年刚刚与贝蒂娜•玛特斯联合出版了一部名为《被掩盖的真相——关于女性、伊斯兰教和西方世界》的学术著作);她的另一重幸运来自于家庭,家人给她留下了丰富的日记和书信供她寻踪,于是便有了这本《一生的悄悄话——别样的家族故事》。

家族故事大都有两张面孔,一张是公开的,一张是私密的,各自以或嘹亮或沉默的姿态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递下去。这本家族故事中连结着婉转、感性的个人记忆、作者同逝者的内心对话以及大量家族档案——书信,日记,未发表的回忆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往的家族式多从男性视角出发,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则主要是女性。既然是女性为主,故事的主线便不再是炮火硝烟,而是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变迁:亲情、友情、爱情和心灵成长史。其中牵涉到的诸多名噪一时的男性,无论是商界名流、政治家还是响彻20世纪军事科学界、宗教史学界的巨擎,都只是作为配角出场。这些男性角色使得这部别样的家族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机会去了解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诸多侧面。

全书分为两部分,以二战结束为分界线,分别围绕外祖母和母亲两个人展开,时间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上半段。外祖母希尔德加特•马吉斯,在丈夫死于一战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她独自创办了女性家政类杂志,发展成一位独立的企业家。她的杂志社曾经是历史悠久的乌尔施泰因出版社的一个子公司,后来被纳粹没收充公。希尔德加特还是魏玛共和国第一批拥有选举权的女性之一,她有着敏锐的政治洞见。在纳粹全面占领德国政坛之前,希尔德加特明智地把儿子汉斯送到了英国。她教导儿子不要只听希特勒的广播,而是去看他的讲稿。汉斯果然发现了希特勒的发言充斥着空洞的宣泄。在她的推动下,女儿希尔德,也就是作者的母亲,在国外结婚平安生活到战后。关于希尔德加特自己为什么留在德国,作者也只有猜测。汉斯后来在澳洲生活,此前一直是外祖母生活经历的主要见证人,而希尔德则常常对外祖母的历史讳莫如深。希尔德加特•马吉斯于1944年9月死于柏林女子监狱,她的死对于作者的母亲一度是个谜。后来希尔德大概知道了当初母亲并不是因为参加抗希特勒的革命,而是因为与共产党人交往甚密。希尔德向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隐瞒了许多事情,比如她身上的部分犹太血统。

虽然这本书从外祖母写起,但作者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去探索母亲的内心世界。同外祖母希尔德加特的创业精神和入世品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母亲希尔德的心理创伤和情感纠结。希尔德一生都不敢承认身上的部分犹太血统,对政治变革和革命感到恐惧。即便后来回到德国生活,她仍然处于长久的不安和忧郁之中。她一生几次自杀未遂,有过多次复杂的感情纠葛,还不乏在国外漂泊的经历。虽然她在某段时期坚持记日记,但其中极少提及自身之外的社会政治背景,大多是关注于内心世界。这些内心故事在她生前始终是禁区,许多情节在作者这里是闻所未闻的。于是抱着对母亲内心世界的好奇与敬畏,作者把一种充满学术精神的执著感情投入到对母亲历史的探索中。最具震撼力的是母亲罕为人知的情感经历。由于从小失去父爱,希尔德对比自己年长的男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她的初恋始于16岁,当时乌尔施泰因出版社老板的女婿库尔特•萨菲尔德因此离了婚,并一生都在追求她。1938年,23岁的希尔德与时任帝国文化部长的奥地利人阿尔弗雷德•爱德华•弗劳恩菲尔德相恋,在知道他是纳粹并已有妻儿之后,希尔德差点开枪杀了他。作者在第三帝国大辞典中找到弗劳恩菲尔德的档案,不禁为母亲当年的行为感到后怕。在作者眼中,“爱情史、生活史不仅仅是政治历史的陪衬。我最近常想,我们总是会爱上这样的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治愈历史留给我们的伤痛……无论如何,爱情史跟历史有说不完的关联。”希尔德在梵蒂冈一直生活到战后。她同当时一位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之间的恋情,一度陷入危机后又转危为安的婚姻,成了本书最后的一段华彩。

除了母亲家族一方的书信、日记以及亲友的访谈,父亲这边的家族故事仍然主要通过一位女性——祖母的视角展开。作者的祖母艾米•冯•布劳恩可以说四五种外语,精通英法文学。祖父玛格努斯•冯•布劳恩来自易北河东的一个乡村贵族之家,生活中只有“土地、军队和打猎这三样东西”最重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她对祖母的同情和钦佩,对祖父则保持应有的尊重和批判口吻。通过祖母的日记、回忆录,读者可见战后石勒苏益格地区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动荡不安。这个地区的命运一度悬在苏联、波兰和德国之间,这里的人也一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报纸和广播,甚至“像苍蝇一样死去”。因此,艾米不止一次的表达她对上天眷顾的感激——夫妇俩和三个儿子全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除了大儿子西吉斯一家在梵蒂冈毫发无伤,另外两个儿子温赫尔和马格努斯(小名施尼克)在美国的生活虽然很受限制,但物质生活无忧。温赫尔•冯•布劳恩是著名的德国二战新式武器发明者之一,也是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的得力助手。作者在这部家族史中对这位二叔并未多作描述,这也跟此人在二战史上地位过于重要有一定关系。为避免喧宾夺主,作者对祖父母和两位叔叔后来的去向只做一些实事性的交待:二战结束后,温赫尔同施尼克作为导弹专家一起被“运送”到美国。后来作者的祖父母也追随两位叔叔到了美国生活。

从这个家族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战乱时期的另一组人物故事,还可见作者对诸多材料的加工整理技巧。在以时间为序讲述事实的过程中,作者借用了大量流散各地的材料进行拼接、交叉、补充,保证了讲述的流畅与完整。其间还穿插了作者写给想象中的读者——已经去世多年的外祖母希尔德加特的信,使得整个叙事在历史和现实间一张一弛。作者在引证历史文献、回忆录的段落里尽量不动声色,而把所有的猜测、疑惑、愤怒、委屈、忧伤、焦虑等情绪留在了给外祖母的信中。于是这些写于2006年底的信件,更像是作者的自言自语,最终通过这种对话来揣测母亲生前留下的疑团——“母亲大概是我写这本书的兴趣所在:我本想去理解和‘阅读’母亲的语言,那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或许很多女儿都必须再读一次自己的母亲,并且跟我一样,学着写下来。”

书名“悄悄话”本是德国儿童常玩的一种传话游戏,后引申为来自各方的不确定的消息或谣传。克里斯蒂娜•冯•布劳恩通过“说悄悄话”的方式,尝试着解密家族中的女性留给她的讯息,一方面履行了她发掘整理家族故事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暗示着这本家族传记汇总的纷繁材料并非都是有证可循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出版社正隶属于当年和作者外祖母希尔德加特交情甚密、经历了纳粹迫害后又重整一新的乌尔施泰因出版社。

该书出版于2007年夏,半年内已再版。

——2007岁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