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著名的豆瓣损友水瓶豆豆君曾经真诚地建议我不要继续荼毒书籍了,因为就我对京极堂系列所做的评论中“所呈现出来的才华如同装帧华丽的贺卡一样虚有其表”,冷汗直冒,因为我那点不知所措的小小隐秘感觉被监控了。
不过我还是决定说点啥。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作家的才华像装帧华丽的贺卡一样虚有其表。
京极用砖头在考验我的判断力,而我倚南墙持砖头观望中。
《魍魉之匣•上》第四百五十页:“……最后搞得本末倒置,沉入神秘主义之海里,被社会赋予可疑难信的封号……”,所以这题目是京极自己赠出的,不是我编造的。
也就是在上册进行到四百五下页的时候,我的观看兴趣发生了巨大的转移。
长达N页的“民俗学读本”“魍魉的来历”激发了我孩子般的阅读热情和考据兴趣,虽然这种对于神灵精怪的考证向来做的像模像样实质从来不靠谱,但是给人带来的乐趣实在是无比巨大。
结果在情节好不容易拉回正轨时反而失望起来了。
我似乎正在变得本末倒置,喜欢起著名的京极式鬼扯来。他当然知道读者面对一块砖头——虽然外表很艳芯里很玄——时很难有耐心一气呵成,更不要说这次他把一块劈成了两块,所以冒着被骂骗稿费的风险(也许后来这也是目的之一了),把他脑袋深处的东西海一样倾倒进来,你只得撑着可怜的鬼怪筏子摸索航线。目的地似乎不太重要,他一路布置的风景足够你看。
如果此书的主线程和推理过程是一条航线,在它的末段实在是暗礁密布。匣子作为常出现在魔术师表演中的道具起到了很好的哄托气氛和隐藏实情的作用。虽然我很喜欢文中文《匣中少女》散发出的暗黑系甜味,但当最终暴露的真相也如幻想小说般不可思议的时候,我慌了。
它终于变成了一个细节胜过整体的故事,又一次证明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最不注重的内容恰恰是推理。
但是话说回来,我还是很喜欢这次的感觉。
阅读带来的错乱感就好像魍魉那千头万绪的渊源,带着我沉入神秘主义的海底。京极在那里放下一个个盛着他灵光的匣子,等待有心人捞起。
一切东西都可以盛进匣子——今日看到有缩骨功之人把自己整个塞入小箱惊骇莫名。
一切时间都可以盛进匣子——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装在你里面不能丢弃只可以放弃。
不是一切都可以变成方形——你的头。
所以一切缝隙都必须填补——血和肉。
匣子打开前里面不知何物——或者有无生无死的薛定谔猫一只。
匣子打开时里面空无一物——因为还未打开什么也没办法看见。
匣子打开后里面已非原物——你也已经不是打开前的那个人了。
于是又听到了极度喜爱的歌曲一段:
我醉倒在路旁的草地是没有信心的结局
不用再抱怨幸福的童年是多么短暂的一瞬间
时光慢慢的把我改变 不 管 躲 在 什 么 里 面
雨水快淋透我身体就把我埋在雁栖湖边
不知为何——
非常羡慕起他这样尽情写字却不必担心发表事情的男子来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08: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