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与聪明
书名:《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作者:莫欣•哈米德
译者:吴刚
出版:上海译文2009年1月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出版于2007年,入围了布克奖决选,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算是本成功的当代小说。作者莫欣•哈米德,1971年生于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公共与国际事务,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一九九七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纽约曼哈顿财务管理公司管理顾问,现居伦敦。——除了在书的勒口上能看到的这段简介和一张小照片外,如果对他还感兴趣,可以到他的主页里,www.mohsinhamid.com里,找到更详细的简历,更多的文章,和一张更帅的照片(以及他的电邮)。
总之,哈米德先生的个人主页干干净净,一目了然,有一种以简制繁的现代主义美感。他的风格很国际——一点也不民族。但《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主题是很民族的,而且重要。这是一本讨论九一一后美国与穆斯林国家关系的书,是一本严肃而富含感情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昌盖兹是一个有为青年,他读名校,进好公司,遇到上流社会的美丽温柔的姑娘,生活与事业都一帆风顺。美国似乎足够大度地让一个巴基斯坦青年找到美丽新世界。但是时局变化得很快,九一一像是当头一刀,劈出了两个时空。他遭到了屈辱的检查,也遭到了同事的冷眼,美国梦幻灭了,连带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也一骨脑儿得到了反省与质疑。昌盖兹放弃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生规划,回到了哈合尔,痛定思痛,成了祖国大学里的青年领袖,思想先锋,或者换个角度说,一个“疑似恐怖分子”。
这本书以一种倾诉体写成。大概是昌盖兹在哈合尔一个茶馆里揪住了个美国人,冲他滔滔不绝地从早说到晚。这个大情节框架的安排不能不说有那么一点别扭:为什么非得跟美国人这样批心沥胆地剖白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终归还是有旧情,旧情还未了,才这样有倾诉欲,不然话也不用说,直接飞机对大楼。因此《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立场,是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年青一代巴基斯坦青年知识分子的立场,对美国的留恋与对美国的抵抗是一体两面。——这倒没什么不好,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上说,这样的人才最有可能成为“纽带”,怀着沟通的期待,带来沟通的可能。等他从白天说到黑夜,一直把美国人送到酒店门口,握手之际,寒光一闪。这个巴基斯坦小伙子依然颇为厚道地提供选择:你该不会是要掏出手枪,而是掏出你的名片夹吧。
因此,这是一本颇为善意的书。虽然昌盖兹在看九一一报到时居然笑了笑,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复杂,但整本书是很单纯的,很善感的。他对心不在焉的美国恋人怀着温柔爱重之心,伊人已杳然,还专门订了份校友录看消息。但从主人公昌盖兹到作者莫欣•哈米德,都不只是单纯善感,他们还都特别聪明。这种聪明使小说的情节特别流畅:每一个转折关口,都能以一种敏悟很快跳出原来的局限,进入新问题,进行新思考。但有意思的是,这种聪明最终还是成了小说本身的局限所在:它提供了一个思想的维度,但没有真正的力度或者深度。也许面对着这样沉重复杂的主题,精英阶层的个体性思考都显得太单薄,带着某种书生气。而思想的深度也许更来源于,直接面对一个庞大的,混杂的,良莠不齐的群体状况,不那么急于去寻找一个线性逻辑中推演出的解决方案,而在共时共存中,更多地呈现出每一群落的现实体验。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06:3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