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上读书课啦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评周益民《皇帝的新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06:16
  • 306

《皇帝的新装》有着含混的丰饶:可以读出从佛经妙喻、民间故事到经典童话的变迁;可以读出民间大众对愚蠢权贵的狂欢式戏弄;可以读出失却独立精神的乌合之众,沉沦集体之中无知的快乐;可以读出远离清贫思想,耽溺奢侈品之后的人格异化;可以读出几乎人人皆有过的尴尬***的梦的经验;可以读出婴之未孩童心的天真与纯白……

种种别出心裁的解释,不可称之误解,反而有可能是最优的“圣解”。钱锺书说,文本“非一见便能豁露畅‘通’,必索乎隐;复非各说均可迁就变‘通’,必主于一。”对于文学作品,并没有绝对的阐释权威来硬性规定一种解释;然而各种解释之间,当有高下之分。①

好的文本与好的解释,能帮助读者养成以赛亚•柏林所指的现实感,认清时代的表层与深层——有统治无共识,有字词无言论,有报纸无新闻,有学术无思想,有欲望无目的②——这便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在这种黯淡背景光的映衬下,教材中有一些文本显得特别明亮,有几篇则分外阴沉。

端正明亮的,如龚自珍《病梅馆记》(对畸形价值观下人才“精致的损伤”的揭露),傅国涌《华盛顿的选择》(对民主制度中不留恋权力的真正政治家的介绍),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对个体生活意义的考察与反思);偏邪阴沉的,如《智取生辰纲》(等级与进贡的朝廷,推崇诡诈骗术的江湖),《杨修之死》(依附式生存者被阴谋伤害至死的实录),《愚公移山》(家长制度下愚人传统的延续)……

在二十一世纪的大陆汉语语境下,对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的读解,当侧重其现实性,只有把《皇帝的新装》这张底片,浸在现实的深色药水之中,那些信息的要素,才能渐渐显影,随着进一步的问题之镊的夹取漂洗,它们终于定影成像。

这时你就能清晰地看到,作品以锐利的镜头与准确的捕捉,定格了统治者***裸地藐视和作***的理性,毫无顾忌地把几乎完全透明的谎言搬到大众面前,进行盛大的表演的过程。看看文中展现的场面,类似的表演,同样的赞美,你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样的表演与赞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这是可以收录到《中国拍马史》中的典型段落: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抬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为什么皇帝把大众当作傻子,公然轻贱和愚弄拥有正常理性的人?是因为统治者知道,大多数人对现实有种种埋怨或不满,但他们并不敢公开表达不满,他们极少数是麻木无知,大多数是怨而不怒,或者是怒而不争。③在只爱新装,不顾民生的皇帝的统治下,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唯剩两个要素:“谎言”和“扮傻”。若要把这两个要素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假”——在假话国里,个人地位的彻底丧失说成是人的最终的解放;剥夺人民的新闻渠道被称为保障人民的新闻渠道;用权势驾驭人民说成是人民掌握权力;滥用职权、专横跋扈便是实行法治;压制文化就是发展文化;扩张帝国主义势力,成为被压迫民族的支援;毫无言论自由就是最高的言论自由;选举闹剧是最高的民主;禁止独立思考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它假装什么都不怕;它假装从不弄虚作假。④

明确了这些之后,再来看周益民课堂的开局——词语背对背,一个说反义词的小游戏——看似漫不经意的起手式,实是千锤百炼的经营苦心。一石三鸟:低起点,孩子们有话说;很好玩,奠定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而最关键的,是遥遥指向整节课的靶心,也就是那个“假”字。

师:对,就是说反义词。下面请听题:真——

生:假。

师:真实——

生:虚假。

师:真诚——

生:虚伪。

师:真情——

生:假意。

师:咱们不要假意,要真情。再听:真心实意——

生:虚心假意。

生:虚情假意。

师:“背对背”很顺利。接下来玩第二个游戏,叫“词语开花”。同学们都做过扩词练习,今天难度加大了,你所说的词语中得同时含有“真”和“假”这两个字,我先说个最容易的,“真真假假”。

生:以假乱真。

生:假戏真做。

生:弄假成真。

生:真情假意。

生:真假分明。

师:假作真时真亦假。

生:真假难辨。

课堂的对话记录清晰地显示了,无论是“词语背对背”还是“词语开花”,都是有意味的思想热身,轻车快马一路下来,“真假”二缰始终紧握在手,这就是课堂驾驭。等到“真假”二字在找词组词中逐渐凸显,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热身任务即告完毕,周益民用一句话轻轻收束这个环节:“正因为真假难辨,咱们才要打假。今天我们就到《皇帝的新装》中去打一回假。”找截干净,决不唠叨。

关于课堂驾驭,说得再具体些,也就是教师的三种句子而已:提问句,回应句,过渡句。回应句全是临场点拨与即兴发挥,最见出积累与机智;过渡句可以预设,但操作时离不开板块意识与节奏感觉;提问句仿佛定速巡航,必须事先设定,提供课堂行进的基本路径;提问句最能看出教师的学养,因为它直接体现了教师本人对文本的理解。

周益民整理实录的不完全版本中,拟有四个标题:一.聚焦:撩开虚假的存在,二.转述:体味人物的内心,三.冥思:虔敬童年的真实,四.推测:咀嚼童话的意蕴。工整而有意蕴,正是他一贯的诗意的风格。

倘若更直接一些,从实录中提炼,四大板块,是以下四个更分明的提问:

①找出故事中“假”的段落,做出记号,然后交流。

②皇帝、老部长、骗子、小孩……选择其中一个,用第一人称,说出人物内心的想法。

③A“论罪行罚”,谁是第一责任人?

B 皇帝、大臣、百姓等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④作者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好的课堂,正如精彩的电影,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令人沉醉,深陷其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若是你想吸引观众去看这部影片,无论你使用何种方法,何种策略,都必须使观众在观看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进而感动他们。我深信,这样做他们会把片子看完。”⑤

周益民这节课的吸引力,就来自那四个问题,丝丝入扣的起承转合,力之舞围绕着一个“假”的圆心,层层挑战,温和紧逼—— 一“假”二分,对于统治者与社会风气而言,是为“谎言”;对于假话国中的个体而言,则是“扮傻”——周益民的第一个提问“找出故事中“假”的段落,做出记号,然后交流”,提供了一个筛子,让孩子们筛出所有“谎言”,呈现、罗列、聚集。三五分钟之后,孩子们找出了“谎言”的段落:两个骗子假装织布,老大臣假装看见,皇帝假装穿衣,内臣假装拾后裙,百姓假装欣赏……周益民的及时追问非常到位:“同学们火眼金睛,找到了很多‘假”’。故事里还有一种‘假’,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发现的,需要我们深入地想一想:这样的事情可能吗?仔细找找。”在这一推动下,有关衣服奇异特性的谎言,也被学生发现了。

身处这个处处是谎言的世界,第二个疑问自然生出来,为什么每个人都手舞足蹈参与其中?从“谎言”问题出发,一定得抵达“扮傻”现象。这样,就能领悟周益民第二个提问的精准:“皇帝、老部长、骗子、小孩……选择其中一个,用第一人称,说出人物内心的想法。”他要孩子们换位思考,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扮傻?四名被小组推荐的学生,分别讲述了文中四个关键人物的内心:那几个犬儒主义者,无法抵挡现实的利益诱惑,于是自愿参与扮傻游戏;而那个孩子的想法呢,学生替他说了出来,响亮的心里话,什么称职不称职,什么聪明不聪明,“我才不管呢”!

筛选谎言,体味扮傻的理由之后,第三板块转得灵动,其中有虚有实。“论罪行罚,谁是第一责任人”貌似沉重,其实最轻灵,因为这只是一个悬疑的虚设,弯过几弯之后,顿然忽现真正的第三个提问:“皇帝、大臣、百姓等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才是重点所在,于是在这个时段,放慢节奏,低回沉潜,回到最初写“假”的句段,重新朗读、体会之后,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说:“我觉得他们都在说假话,他们都有责任。”要知道,这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经过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结论;这与专业学者的研究结论,庶几近之:“现代谎言是将事实整个进行重新编织,而且它是用来欺骗每一个人的,因此,编织谎言者最终也成为自己谎言的受骗者。”⑥课堂行进至此,新的洞见像闪电一样突然呈现,恼人的混乱思想突然变为令人宽慰的确定性,整节课最有价值的对话出现了:

师:小孩啊,犯的是说真话罪。说真话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是啊,在某些情况下,说真话真的是需要勇气的。那个小孩真了不起,许多大人在小孩面前是要脸红的,要感到自愧不如的。

生:我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真理。

师:你就是那个小孩,人会长大,但心可以是孩子的,就像那个小孩一样。

孩子们明白了说真话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真理。在对话之间,周益民把索尔仁尼琴提供的那把解放我们的钥匙,放在了我们下一代的手中,简单而有效——个人不参加说谎!“凭这一点,便打开了我们无所作为造成的虚幻链环上的一个缺口!这对于我们是最容易做到的,对于铺天盖地的谎言则是最致命的。”⑦

至此,这节课的使命已基本完成,余下的只是尾声。换了我,至多只会进一步紧贴现实,问“能用中国历史的典故来诠释本文吗”,或者问“二十一世纪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而周益民的第四个提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揣摩良久,终于明白,前三个提问是入乎其内,最后一个提问是出乎其外,从文本中出来,把它适当地拉开距离,形成审美的观照。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⑧复杂表情即百感交集的心情,从思辨到感受,由思而诗,这诗化的撞钟式结尾,久久回荡在每一个听众的心中。

无缘身临现场,仅凭实录,体味着周氏“圣解”,复原着紧张而令人感动的的课堂,悠然神往。一位有思想的小学教师与一群可爱的小学生,给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此课过后,一个全新的方向明朗化了——人民***,民主选举,言论自由,城乡平等……所有这一件件,不都是皇帝为遮掩权力的身子而披上的新装吗?革命的新装变换,就像股票的涨落行情,一两个钟点的炫耀摆弄之后,随手就丢弃了。终于有一个声音响起,看哪,脱然行世的,只不过是一个权力的丑陋裸体,有什么可以赞美,值得称颂的呢?在这真实的呼喊中,游戏规则被否定了,这意味着游戏本身被推翻,意味着假象世界的社会支柱被动摇,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结构被破坏。

哈维尔说:“谎言世界的外壳是由奇怪的物质构成的,只要它把整个社会封闭起来,它就会看上去坚如磐石,但是一旦有人打破了一个小小的缺口,有人喊出‘皇帝光着身子’,打破游戏规则,揭露游戏本质,这时,一切事物都原形毕露,整个外壳就会无可拯救地四分五裂。”⑨

《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意义,就在于用真实之锥打破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周益民的努力,是在为一个本土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而哈维尔的评价,则可以移作对周益民课堂最恰当的赞扬。

注释:

①张隆溪《走出文化的封闭圈》P214、218,三联书店2004年10月

②③⑥徐贲《中国的“新极权主义”及其末世景象》,《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4期

④⑨哈维尔《无权者的权力——纪念扬•巴托契卡》,吴小洲、张娅曾、刘康译

⑤《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P20,张滨 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

⑦索尔仁尼琴《莫要靠谎言过日子》,《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文集》第9集,李国海译,张晓辉据The Democracy Reader一书英译文校补

⑧王国维《人间词话》P1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