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人面岩画之谜《当学术乘上童话的风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06:02
  • 63

刚刚合上手中的这本童话里的当代故事——《人面岩画之谜》,一抬眼,窗外的暮色不由人的意志转移,已经越来越浓重。这与掩卷后的感叹如此吻合,于是涌起更强烈的对神秘自然的敬畏之情。是啊,在人类已能上天入地,驰骋宇宙的今天,我们对自以为是霸主的地球又有多少尚未探解之谜呢。经由《人面岩画之谜》这一视角,我们会展开更多的思考。

这是一部由童话搭台,学术来唱的大戏。

序幕拉开是一幅让我们神往而感动的现实版童话,这时耳边似乎在流淌着班得瑞的旋律,又似乎怀疑是否是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群山起伏,山峦迭翠的茂密山林里隐现出一片原木垒就的小屋,旷谷中流啭着鸟雀的啼鸣,远处的兴凯湖波光鳞鳞 漫漫百里的金色湖岗和泛着银光的沙滩相应和。一转身,就和开遍了各种野花的百花谷撞个满怀。从林子里你可以带回来林菇、木耳、山鸡、野兔……当然最神秘的是被大山围住的跌谷下宽广的荒原上,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在冒的无数烟柱,还有那张着血盆大口的硕大的阿拉斯加灰狼。

故事就这样在东北军垦农场的黑松林营地展开了,三个上海知青:后来成为岩画专家的郑汉亮,社会学家的刘颙圳、倒卖假文物的商人王明福,此时被命运抛到这里窖鹿、养蜂、种人参。假如没有女主人公气象员韩琳珊的离奇失踪,童话传奇就无法续写。假如没有郑汉亮心灵相通的苦苦追索,我们也就不会看到下面传奇的一幕:一位黑发飘散,半裸着身子的女子,伏身在一只大兽上,被无数的兽簇拥着,在风雪迷雾的旷原上狂奔……原来如谜似雾的她,到了地球上另一个自然人的社会,在以后的故事里联通起了两个世界。而那刻着三角形、圆、同心圆的三块鱼骨片的爱情信物也就成了故事进展的重要线索之一。

童话已搭起了绚烂的舞台,作者想要唱的学术大戏——一般人颇感陌生的史前人面岩画正式登场了。

其实用童话来讲岩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岩画本身就是艺术性物化了的人类早年的童话遗存。故事中那个后来成为人面岩画专家的郑汉亮就像作者一样亲历了几乎国内所有的岩画遗址,于是我们就可以随着作者寻求的足迹,在崇山峻岭,荒漠戈壁,深山幽谷或山崖洞穴间去欣赏这与世隔绝,被历史遗忘的人类童话。耳目一新后的强烈震撼,也只有在亲自阅读后才会获得。

我在去年曾有幸一睹贺兰山岩画的真容,在扑面而来的巨大青黑色山石峭壁上不时闪现的拙朴图画,或大或小,或粗或细,好像是某种灵异的神符,或是先人特意留下的密码。夕阳下静静面对这一切,我彼时的感触恰如书中表达:“当你亲临那些古拙奇谲的人面岩画时,也许你洞察到了现代与古代的那种神秘连结。正是那种连接,平衡了世界与宇宙,现实和往昔,将来与过去。”

故事里神奇诡秘的岩画、人面岩画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印地安千年魔咒的应验让人更觉惊悚。特别是那满山满壁刻满精美人面岩画的神像壁,就如一部庄严神圣的史前天书,每当郑汉亮的双手按在其中两个左大右小巨大的方形人面像上时,奇迹将会发生,韩琳珊就会给他以新的希望和启示。而那群同自然界有很强亲和性,对自然世界,对地球的了解和理解优于人类,并能指挥动物、兽类报复人类的自然人也就会渐渐现身。在故事的演绎中,社会学家刘颙圳,文物商王明福还把国际文物走私犯、国际恐怖分子、国际刑警组织、美国国土安全部牵扯纠缠在一起。

能让学术乘上童话的风帆,把深居象牙之塔的高深学术与大众喜闻乐见的童话传奇相融和,能把经历弥久至数千年的史前人面形岩画与当下地球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啻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这也是扩展学术外延,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作者如此苦心诣造的缘由在后记中一目了然,“把北太平洋地区人面岩画的学术课题,先化释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性议题。”“以小说的艺术方式,将中国某些特殊的文化类型,展示给广大读者”。

能完成这一再创造的必定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本书作者宋耀良正是既知晓东北亚洲,又明暸北美洲西海岸人面岩画的唯一人。他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实地考察中国岩画最多的一位学者,也是让北美学术界知道中国人面岩画的第一人。

小说中郑汉亮的人生轨迹深深烙上了作者的印迹,作者曾作为知青在黑龙江军垦生活十个年头,然后于七七年第一次恢复高考时考回上海。小说中有着清澈的丽娃河,美丽的夏雨岛的华东大学,是人们熟悉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和我的同学们曾在文史楼的某间教室里,聆听过宋耀良老师的艺术人类学论,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宋老师从事岩画研究的开始吧。正是像他一样的一批中青年教师的精彩课堂和讲座,带领我们走进了真正的艺术之门。

拜读老师的新作,似乎又让我回到了昔日熟悉的课堂。

窗外的暮色中,仿佛幻化出一幅幅人面岩画遗址中仅有双目的无轮廓人面像,它们好似远古的智者依然睁着的一双双眼睛,正在注视着我们,注视着历史,促使我们反思当下忙碌浮躁的现代生活,反思自然与文明的关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