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上次来美国是5年前,我在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采访过他,当时他的两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刚刚翻译成英文。余华这次来美国是为推广英文版的《兄弟》,他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穿梭了一个多月,华盛顿是最后一站。拍摄完他在马里兰大学的演讲以后,我们又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的摄像机一直开着,任由他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5年前的情景大家都记得很清楚。他比以前胖一些,我瘦了35磅。跟他走近一些,依然能够闻到烟味,我已经戒烟4年多。也有很多没变,比如我们都没有再长高。“5年了,你还没有换工作?”余华问我。我无法不惆怅,我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学会别的技能,只能做记者。
当时余华已经10年没出长篇,但在美国生活7个月以后,《兄弟》的写作迅速进入快车道,很快得以出版。上下两册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共有600多页,从篇幅上来说,是英文小说里不多见的大部头。
两次旅行都是为推广自己的小说,在这个过程中余华感受到哪些不同?“有一些很大的不同,首先我明显感觉到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余华说。余华在北美巡回的时候,主要出现在大学、书店和图书馆。在大学里,他接触到很多中国学生。5年前的时候,到场的几乎都是在中国念完本科以后来美国念研究生的同学,“现在我发现很多是在美国念本科甚至中学的学生,他们的阅读更倾向于英文。”这一变化的影响很直接,5年前在乔治城大学,大家都拿中文版小说找余华签名;前两天在马里兰大学,我看到的全是英文版签名。
“如果你的读者中已经出现这么一个真正中英文俱佳的群体,你希望他们用中文读你的原作,还是用英文读你的译作?”我问。“希望他们都读,因为跟ABC不一样,他们的中文底子很好,不要忘了中文。同时,他们生活在美国社会,英语当然同样重要。”余华说,“他们其实有双母语,这样一群人以后来研究中国和美国,我想他们是很强的一代。”
跟5年前相比,余华得到的美国主流媒体的反馈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2004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在《纽约时报书评》做过广告,“但是我感觉当时美国媒体相对还是比较冷漠的,《纽约时报》告诉出版社说会有一篇书评,结果最后什么也没有。除了《华盛顿邮报》出过一篇,其它媒体几乎没什么反响。”2009年3月英文版《兄弟》出版前后,美国主要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大篇幅介绍余华和他的作品。“甚至包括NPR这样的很重要的广播。”余华补充说,他跟美国媒体打交道已经很娴熟,“《纽约时报》还给我做了一个视频,放到他们的网站上以后,供新的读者群体去看。”
“美国媒体对中国某一个作家的关注其实已经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关注,这也表示美国的基本人群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在提高,否则媒体不会去干这种事情,因为媒体要看受众喜欢什么。”余华将自己放到了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中,“从这一点看,变化真的非常非常大。”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05:0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