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要短句,亲爱的《会老去的珍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01:58
  • 78

本来,是打算利用上课时间看这本书的。只是才读到第二章《选择》就让我快要崩溃。这样直接犀利的把父母的生死话题拿出来讲,让人从心脏到头皮到双手都止不住的发麻。我瞬间合上了书,脑子里却不断荡漾着那个不止幻想过一次的问题。应该是从爷爷去世之后吧,我一边怀着“真是个不孝的坏孩子”的自责,一边忍不住要想,如果可以选择,爸爸和妈妈,我会选择哪一个要活得更久。皮埃蕾特说,没有孩子敢直面更喜欢爸爸妈妈哪一个的问题。也许,不是不敢,只是不同的喜欢。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妈妈是我需要保护的对象,爸爸却仍旧是可以为我遮挡风雨的大树。我应该选择谁留下?作为男人的爸爸吗?他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料理妈妈的一切,面对独自生活的悲伤和孤独。可是,我实在不确定,在这件事情上更坚强的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皮埃蕾特写到:

在老年夫妻中,这一位的力量依赖于那一位的软弱,但是如果抽掉了那么一位,那么这一位的力量就失去了依赖而倒坍。谁知道力量和软弱到底是如何分摊的?我们不知道在一对老年夫妻中,什么属于这一位,什么属于那一位。在这里,图的年代太久,经常被修改涂抹,所以模糊不清。

如果是妈妈留下来了,因为我们的亲密无间,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减少她的寂寞?只是,就算我们可以从肤浅到深刻的聊任何话题,这能替代爸爸的相濡以沫吗?我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有没有讨论或是暗自盘算过这个问题。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难过的不能自已。葬礼后,她不断叨念着,你爷爷说了,他不会留我太久的。妈妈也许考虑过吧,不然不会跟我说:也不能嫁年龄大太多的人啊,男的本来寿命就要短,以后老了怎么办呢?《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好像是那个姑姑的丈夫去世的时候吧,(记不太清)麦卡勒斯写到:

为什么?相爱的人,有一方去了,为什么剩下的那一个不追随自己的爱人而去呢?仅仅是因为活着的要埋葬死去的?因为那些必须完成的有条不紊的葬仪?因为那个活着的人好像走到了临时的舞台上,每秒钟都膨胀到无限长,而他正被许多双眼睛观看?因为他要履行一种职责?或者,因为有爱,剩下的那一个必须活下来,为了爱人的复活——因此走了的人就没有真正地死去,而是在活着的灵魂里成长再生?为什么?

回寝室,坐在床上,躲在帘子里重新阅读。是因为皮埃蕾特的母亲喜爱中国文化的关系吧,孝顺的观念在这个女作家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整本书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都和我们的祖辈、父辈惊人的契合。节俭,为儿女奉献一切,不给孩子们找麻烦,可同时有强烈的依赖着孩子们带来的温暖和热闹的慰藉。比起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代人,我们作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有着无人能言的特殊性。皮埃蕾特描述兄弟姊妹在老人病倒之后时说:

他们确实是幼小的孩子,虽然头发花白,具有成年人的自信。他们相互仅仅靠着,回复了往日的手足情和从前面对父母权利时的相互默契。埋在心头的气恼都被忘记了,当初他们每人走自己的生活道路,并不一定与另一人的道路一致。再没有年长和年幼,他们出于平等地位,相互保护。于是许多从未说过的话说了出来,不就以前还不可能说的贴心话,现在显得如此平凡和无害……比不是一切都说了出来。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另一个人不可能确切地知道这种关系是怎样的。

独生子女的好处在于可以独享父母完整全部的爱。不用和兄弟姊妹争风吃醋,也无需对长期琐碎的照顾有干活干的多的抱怨。相对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担责任和重担,没有人可以在内心彷徨不安时给与安慰,甚至是心有戚戚焉的彼此慰藉。不会有人再像自己一样爱你的父母,也只有自己才能给予父母周全的照料。寒假时候,和父母一起看八点档的电视剧。一个寡居的老太太要去住养老院。妈妈跟爸爸说:“以后啊,我们不能动的时候就也去养老院,不然真的是没办法。”我以为自己是足够思想前卫的人,那一刹那,我说不出肯定的赞同。时间停滞了30秒或者一分钟。我只能干巴巴的挤出一句:“恩,要找那种很贵很贵,条件很好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和自信拍拍胸脯说,瞎操什么心,我来照顾你们。我没有把握,或者说十分的不确定毕业以后回家,回到他们身边。即使有“父母在,不远游”,我也常常拿后面的“游必以方”来自我安慰。可是,看见皮埃蕾特和母亲一块儿去找养老院时,我坚定,养老院绝不是适合我父母的地方。无论有多好的基础设施和医护人员。没有道理让习惯了家庭生活的老人再重新适应集体生活的啊。爸爸我不确定,可是妈妈一点儿也不适合那个三姑六婆,暗自攀比叫劲儿的环境。即使妈妈与人相处的能力比我要好,可不与人发生矛盾,和气的和所有人相处并不意味着自在和快乐。

“‘我老了’,她说。‘我也老了’,我说。她耸耸肩。”中国人说,“父母在,不言老”。我也常常爱在妈妈面前叹气说老了,总是会被骂。

《体操》一章里,终于出现了一个老头。即使什么也没发生。我也曾想过,如果年迈的父母有一方去了,出现了一个令他们开心的人,我一定敞开心胸的接受。但不是全心全意。因为那封闭的一块是留给我逝去的父亲或母亲的,不容侵犯。但我会尽力,会真心的回报这个陪伴我孤单的父亲或是母亲的老人。我会深深地感激。不担心他或她能取代我父亲或母亲的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毕竟连我这个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超过二十年时间的人都把他们紧紧刻在了心里,他们又怎么可能忘掉彼此呢?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一个女儿写母亲的书,太能够感同身受。她的角度,思维方式,价值观都是我赞同的。但又有点儿不太喜欢书的后半部分。皮埃蕾特和母亲之间的无害的勾心斗角是我不能理解的。即使说母女间一定会彼此用心机,可是皮埃蕾特实在太过敏感了,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让她思虑万千,以致于使文章阅读起来太过琐碎和劳累。

感谢上天,让我的父母都身体健康,让我可以做幸福的忧天的杞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