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银行家》是孟加拉国著名经济学博士、教授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自传。
他在孟加拉的乡村开创了“小额贷款”模式,并创办了格莱珉银行——世界上第一家专门借钱给穷人的银行,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此后的若干年中,他首创的面向最贫困的穷人的小额贷款模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富裕国家所借鉴和模仿。
尤努斯生在孟加拉达卡的一个穆斯林家庭,家道殷实,他大学毕业后在吉大港的母校留校任教,后又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美任教。1971年孟加拉革命期间他积极投身独立运动,孟加拉国独立后他回国报效祖国,在吉大港大学做经济学系主任。1974年孟加拉饥荒期间他倡导发起“吉大港大学乡村开发规划”的大学项目,带领学生帮助农民在干旱的季节播种,增加粮食产量,与饥荒作战,并开始注意起乡村贫困问题。从自掏腰包,拿出27美元借给几个贫穷的妇女做为谋生的本钱开始,他一步步的走上了用小额贷款来帮助赤贫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妇女——改善生活状况的生涯。他先是以个人担保的形式从银行借到资金再由与他志同道合的同僚和学生一道把钱贷给那些急需资金开始本小利薄的谋生手段的穷人,打破了银行界只把钱贷给有钱的的传统。然后于1976年创办格莱珉银行,开始小额贷款的成功的商业化运作。用他的话说是“……没有抵押担保的借款人比有抵押担保的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还要好。……我们的还款率超过了98%。穷人深知,这一贷款是他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机会。如果他们不按时偿付贷款的话,他们将失去唯一的机会,重陷贫困的旧辙。……”
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为世人所瞩目,“小额贷款”模式先是被其他贫穷国家如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模仿和复制,然后又被引入像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来帮助那里的极端贫困的人摆脱贫困——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比尔·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引入“小额贷款”模式来帮助阿肯色州的穷人。
尤努斯不但发展了格莱珉银行来发放小额贷款来帮助穷人改善生活状况,还发展了一系列的格莱珉计划和组织,帮助改善孟加拉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有渔业、纺织业、通讯业、养老基金、灾害保险等等等等。他的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奇怪哦,是和平奖!而不是经济学奖)。
看完全书,觉得字里行间充盈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作者所提倡的“社会良知”,表达了尤努斯的对人民的饥苦和窘迫生活的同情,以及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要动用经济手段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的行动意识。作者所提倡的由“社会良知”所驱动的企业家把获取利润与造福社会结合起来以求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不仅仅只是偏狭的利润最大化的思想正影响着有“良知”的人们,一位叫罗萨琳德·科皮萨罗(Rosalind Copisarow)的波兰人,她毕业于牛津大学和沃顿工商管理学院,是J.P.摩根的一位很有权力的总经理,她做过的贷款从没有低于一亿美元的。一次她在《金融时报》上读到一篇有关格莱珉的报道。1993年12月她从J.P.摩根辞职,回到波兰创办了她的“小额贷款”组织,到此书写作时她的组织已有20个分行,4000个贷款客户,还贷率98.5%,贷款总额为一千万美元。尽管现在的业务远不及她在J.P.摩根时的一单生意的十分之一,但她在实现着她的理想,她说“我现在所做的事赋予我的工作真正的意义——因而,也赋予我生活真正的意义。”
另一方面,当经济学家们在书斋里用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着经济大环境时,尤努斯 却看到大量穷人生活在死亡边缘;当微观经济学“将作为个体的人或者看作是消费者,或者是劳动者,基本上无视其自雇的个人潜力。”他却发现了另一种经济形式——“民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中,“自雇”成为人们主要的谋生手段,“……在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自雇谋生的……”,尤努斯正是因为发现并正视了这种经济现实才能成功的运作“小额贷款”计划的,并把格莱珉银行办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能盈利的面向穷人的银行。
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今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状况当然要比七十年代的孟加拉国好,但部分人口的极度贫困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悬殊的贫富差距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就业的压力,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压力年复一年的困扰着***;在城市里,小商小贩与城管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正演变成暴力和血腥事件——“就在今天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刚有报道重庆三名城管将一名小贩活活打死”——要到什么时候我们的***才能认识到“自雇就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小商小贩们是在默默的帮助***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制造社会问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歧视那些不依赖***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的小商小贩,毕竟他们也只不过是在谋生而已……
还有就是中国的企业家们有多少是有“社会良知”的呢?有多少人是在“社会良知”的驱动下创造社会效益的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59:3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