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面几位书友的评论,普遍都对蔡先生口味的偏爱方面颇有微词,其实大可不必!不论古今,精彩的食评都是文人写得好,但文人也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凡是个人,吃五谷杂粮就必定有些偏好,昔年看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就对他说的“北京小吃是哪里都比不了”非常怀疑,至于听到汪曾琪老先生的“慈姑格比土豆高”的妙论更是一头雾水,因为在下是中原人士,有盘酸辣土豆丝可吃已经心满意足,至于慈姑,我还当它是人名呢!
恰巧由于因缘际会,本人也来到南粤羊城读书,还有亲戚是潮汕人士,凭着对两地风物的粗浅了解,也算是能跟得上蔡先生的味觉历程。其实就像是南北方人在米饭和面条那个更充饥的问题上永远达不成共识一样,不同地区不同菜系之间的壁垒也远比想象中的坚固的多,纵使街头许多餐馆已经实现了“川、粤、鲁、扬”乃至“无国界”的天下大同,普通老百姓餐桌上依然是那几道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常小菜。
说起来蔡先生已算不错,比如说本书中的“长葱”一篇中,他不但知道长葱是大葱,还颇为欣赏大葱的味道,甚至还喜欢吃“大葱大酱卷大饼”,其对大葱的味道的概括是“甜”,这已经是粤人对食物最高评价的用语之一了,说到这里,我不禁要插个趣闻,我大一时要画静物,老师派某粤籍男生去买大葱,结果该男生提了两条蒜苗回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大葱长什么样子,更别说吃了!由此可见饮食地域差异之巨大!
这种差异简直是无时无刻不有,比如蔡先生就多次在本书中提到某某食材,粤人的做法不如潮人高妙,这些做法的不同在我看来就是细节的不同而已,因为潮汕也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其饮食和客家菜、广府菜共同构成了粤菜体系,可像蔡先生这样一个吃遍世界的美食家依然对这些细节耿耿于怀,门户之见之严苛可见如斯!
中国人总是希望要“天下大同”,我觉得别的不说,就在吃上就永远也统一不了,因为我们的胃不但通向我们的肠道,更通向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性情。还有,就是真的统一了又有什么乐趣,你还怎么拿别人口中的至美之物与自己家乡的心水小菜相互比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59:1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