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上海的金枝玉叶《旧友——上海的金枝玉叶》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58:57
  • 60

今天逛书店,买下了一本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

这曾经是我最最喜欢的一本书。甚至连我的英文名都间接来源于这本书。而它被弄丢掉好久了。今天第二次买下这本书。随意的掠过熟悉的文字,有久违的亲切。

今天这本是2009年1月第一版,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书尾有作者后记,写明此书截稿于1999年3月20日的上海。

上一次,是在北京,东单的三联书店,时间应该在2002年前后。到04年夏天,被我很认真地借给了一位当时极亲近的姐妹。此后事随境迁,这个朋友离散了,这本书也就走了。

那时的我,比现在年轻得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资质平凡,积累单薄的文科女生。大学将毕业,未毕业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年轻,一边好奇的四处观望,一边惶恐而跃跃欲试地期待着将来的日子。对于身边的一切,很认真的去感受,于是动不动就会有所感悟,捶胸顿足地感慨,当做是生命给自己的启示,急不可耐地括入囊中。

那个时侯经常去极其认真的看书中的故事。想将别人的文字,看成为自己的智能。《相约星期二》《沙与沫》《一个外交家给儿子的信》等等很多带有部分人生指导意味的轻读物,都被我趴在宿舍里如获至宝地逐字细读。甚至连梁凤仪和亦舒笔下的桥段,都被我当成励志经典来看待。

这本《上海的金枝玉叶》也是一样。我当时看的很仔细,很投入。带着一种拿书中故事当教科书看的心情。那个版本,是用一种有点粗糙,色泽泛黄的纸来印刷的。我用一支绿色墨水的圆珠笔,在很多地方,写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细的笔尖轻轻划过纸面,标下我喜欢的句子时,会被一些纸里的纤维拦住,扯一下,留下一个小小的空断。正是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有了“认真生活的女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美好”的基础心态,开始去认真的欣赏到比我年长的女友,去快乐地期待自己的成熟。

而这本书里,那个在后来被当作贵族式优雅女性之典范的郭家四小姐的被陈丹燕重新解读过的九十年人生,更成为我所瞩目的模板。一个还没有完全展开自己的女学生,看着一个优雅的老人坚韧而晶莹的一生,连连叹息着,认为自己在学习怎样去走好自我的一生。想来也好笑的。

就像一个从未见过厨房的人,在读着只有文字堆砌出的菜谱,看着文字讲解着种种陌生的食材、调料、和工具的运用,在凭空的想象中演练着流程,期待着技巧,构思着那色香味俱全的成果。想来,自己当时那样去感受这本书,未免隆重的可笑了。但是很庆幸,书中的主人公的确拥有这一个堪当有时间跨度的真实壮丽的人生。是经得起推敲的美好。

现在已经能够明白,人生不是段子。人为安排设计的情节,经不起认真的推敲与指证,看多了,反而容易让人陷入浮躁而追求戏剧化人生的文艺流弊。

只有在真实的因果和轮回中,才蕴含着真正能为人所用的大智能。与其看虚撰的故事,不如拿史书和传记来当小说读。带有时间跨度的真实情节,更令我有真实平稳的收获和感悟。

于是今天,在几年的人生之后,我初步摸过了案板菜刀,盘碗油火,再看看这理论指导,虽然仍然境界差得离谱,但是心得却踏实笃定了许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