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負責任的書評。只把看書筆記貼上來。
寫得有點散的書,應該說是專欄式?快餐式?反正很適合現代人口味。
1).人的特性(不是理性計算機,而是精明的賭徒)
-不會完全理性(理性非最終答案)
-機會主義者(會適應,假設,嘗試,調整)
.複雜環境下,人不擅於推理,而傾向尋找模式。
.推翻「常態分佈」的「鐘形曲線」,
Power Law冪法法則(厚尾)更接近現實
(即極端事並非那麼罕見,如5年一次的金融風暴)
2)艾法洛的酒吧模型,每個人遵循各自的簡單模式預測方式行動。
轉化成金融巿場測試,証明了無外部衝擊下,依然會有激烈的股價波動,且均呈「厚尾」傾向
說明人是「適應學習」而非「完全理性」。
(社會科學的假設可以簡化但必須包活「最重要的細節」。)
3)強生Neil Johnson「少數者賽局」
參加人數影響結果,人少的時候可預測,人多則否。
--因為群體少,沒有玩家能運用這個模式,所以模式能永遠存在。
〔按:玩家運用的都是簡單法則,因此可預測?〕
股票巿場:賺到錢會吸引人進來,但當失去預測性人會退場,
所以,巿場會在可預測和不可預測間徘徊。
實驗後,可預測區間:有人退場時,或,很多人使用了同樣策略時
4)模仿,從眾的傾向與生俱來,非常強烈。
亞特蘭大艾默里大學的伯恩斯,在實驗中發現,
在群體中,不單是所做的決策行為,連基本看法都會被影響。社會意見足以改變個體知覺。
群體中的個人常會認為別人知道得比我們多。
5)連鎖反應-使暴動開始形成的事件,不一定等於持續下去的事件。個人參與的門檻值。
6)經濟物理學econophysics。
磁鐵原子轉向的類比人類社會:當一個人的影響力很大,其使社會轉變的速度是突然的,
如果外部的影響決策因素微弱,這種轉變就會看起來像無中生有。
例子像演唱會拍手,手機普及率,出生率。
群體現象呈現一定的曲線分佈,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沒有想像得那麼自由自在。
7)人類的利他行為
.經常交手,討論,促成「互惠利他」機制
.純粹利他。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s,和陌生人分錢假設,達成協議才能分錢。
結果和完全理性利己的預測(自己盡量多,對方盡量少)差很遠,
受試者重視「公平互惠」原則,分錢者會分40%-50%給對方,
而接受者對於少於25%的金額通常會拒絕作為處罰。
(進階版-獨裁者遊戲。)(經濟學家長期接觸利己模型,會作出和一般人不太一樣的選擇)
>>純粹利他的原因
實驗:共同悲劇Dysfunction-少數自私者足以破壞團體合作關係
可見「互惠利他」只能出現在小團體中的,避免方法:***強制,預付罰金
沒有這些手段的古代人類,在人格特質中發展出強烈的互惠傾向,
凝聚群體以在群體競爭中(不是個體競爭)生存。
此特質導致了現代人類的無差別互惠天性(而非經濟學理論的利己)
(個體人性中會有群體歷史痕跡。)
8)偏見
.危機會使團體內忠誠度升高。
(如九一一後的布殊,民眾認為自己的領袖堅強,個人和群體休戚與共,不信任外來群體成員。)
.人們傾向於用情緒(而不是大腦推論)方式來過濾事實,來保護自身相關團體。
.我族中心主義
Ross Hammond的顏色遊戲:在有限接觸的前提下,隨機分配不同顏色不同態度的人,
通過學習和互動,最終大多數人選擇具偏見的態度。
且透過衍生的隔離現象,使整體合作程度提高。
理察森與博伊德認為:共享社會規範的人,有共同預期,可促成族群優勢。
但現實中,一再互動,記憶和信任關係,會使由「簡單記號」而來的我族中心主義消失。
高等社會機制,壓抑了人類原始,未開化的判斷手法。
因此,政治領袖,有機會利用政治手法,操控社會形勢
(系統地組織仇恨,不管它自稱是什麼by henry Brooks Adams)
因為種族間的恐懼,比其他情緒更基本、更直接,是人類群體行為的原始「型態」
9)財富分配情形
.不論國家,則富分配情形,同冪次法則,擁有財富W的人數,和(W的2.5次方)成反比
.財富流動方式:通過交易在不同人間流動,通過投資
前者使社會總量不變,因為有錢人消費較高,會使財富傾向平均;
後者的「相乘效果」導致了富者越富。
.符合冪次法則:河道水流量和分流數目比例,樹枝,雲彩,裂痕,
網路流量,免疫系統反應,森林火災,地震(某種強度的地震次數,和釋放能量的平方成反比)
10)企業的存在
合作帶來利益,但當企業規模增大,偷懶者破壞合作精神,
人才就會跳槽或自立開戶,形成新舊企業的輪轉
11)作者認為的社會科學的預測方式
預設原子,互動過程,用各種方法找出模式,以及後果
12)社會模式會反過來影響個人。
.人類對富裕程度的判斷是相對的。高度的貧富不均會腐蝕人類的滿足感。
.帝國破壞,起因於貧富不均:
窮人想用「羅賓漢式」的暴力,破壞政治制度,使財富重分配
富人想用「約翰王式」,由政治活動,進一步掠奪窮人的財富,
>貧富不均對於人們合作意願的腐蝕能力,會使帝國破壞。
13)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只有學會接受這件事。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56:3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