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在《设计新潮》2006年第5期
在紧跟国际潮流、“实验建筑” 盛行的中国专业界,谈论柯布西耶,似乎很不合时宜。按照国内教科书(或国内大部分建筑专业人士)的“线性历史观”看,目前建筑的发展,在“先进生产力”的推动下,已然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一路顺畅而来。现在最热门的,应当是“表皮时尚赫佐格”、“图表政治库哈斯”、“解构形态哈迪特”、“疯狂个性老盖里”。拿上世纪20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奠基人说事儿,未免不领行情,这在今天强调“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中国,大有“守旧落伍”之嫌。
不过,我对这种将历史的循环往复乐观地理解为“前进发展”,将历史的纵横交错天真地理解为“单一线性”的历史观,一直深表怀疑。
我以为,只要不教条地深入考察当代建筑实践,很容易发现,那些一个多世纪来在理论家嘴里不断变换的主义、风格、流派们,一直没能逃离“现代主义”这个如来大掌。而现代主义也远非教科书告诉我们的那样简单明确,它蕴涵了太多丰富复杂,甚至相互矛盾,尚待挖掘与发展的东西,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建筑学的整体面貌。
历史迷宫的价值,不应只体现为“过去时态”、“完成时态”的理论体系、鲜明结论、风格流派,它更应成为“进行时态”、“未来时态”的无穷灵感之源。我们今天研究“现代主义的深度和复杂性,强调的不是它的共同目标,更多的是探索精神和随之而来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秉持这样的观念,向现代主义最富于创造力、最具代表性的大师柯布西耶深入学习,就成为必然之举。尤其对于国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抄’字当头”的业界来说,这一课,更是要补!
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建筑学的“核心与种子”(Kenneth Frampton),“建筑师中的建筑师”(Susan Gray),他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他开掘出的众多主题,至今仍在引发我们的思考:从“理性主义(Rationalism)”到“建造逻辑、图表设计”,从“纯粹主义”到“极少主义”,从“古典原则的转换”到“类型学”,几乎每个对当代建筑产生巨大影响的观念背后,都能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子。他结合时代发展出的设计方法,如工业化、标准化批量生产概念,“多米诺”建造体系对建筑空间与立面的解放,一直具体到某些特定作法,如坡道与动态时空(库哈斯),光线与空间(安藤忠雄)等,在当代优秀建筑作品中,也随处可见。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形容莎士比亚的话,我以为同样适用柯布西耶——“我们所遇到的是莎氏(柯氏)最独特的力量中不可超越的障碍:不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在观念和意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不论是用……主义,你都无法以新的信条阐释莎士比亚(柯布西耶)。” 《向大师学习——建筑师评建筑师》 这本书,从建筑师的角度,形象而具体地印证了布鲁姆这番论断。
这是本当代一些优秀建筑师所写的,回顾对他们有深刻影响的建筑师的论文集,不出我所料,其中谈到最多的,是柯布西耶 。
以我的经验,建筑师对自己所作设计的解释,往往多不可信。不是涂脂抹粉过度拔高,就是故弄玄虚装神弄鬼,这或许跟人性的弱点与该行业的特性(宣传自己招揽客户)有关。但这些建筑师在评论影响过自己的老师或建筑作品时,则表现出少有的谦虚,“著文写自己时所流露的那种傲慢,不见了;总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种争辩心理,也不见了。”(Pvi)因此,我们能够在一个较为可信的基础上,观察柯布是如何影响这些建筑师的。“这种影响力可以小到一次建筑创作,大到整个职业生涯,有时甚至是一种态度和一种观察方式则足以改变人的一生”(Pvii)
我试图用小标题的方式展开阐述。这样,或许能够从不同建筑师感性而零散的认识中,提炼出某些类似主题,并借此与国内当下的习惯作法,做个对照。
一、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
生存于西方强势文化压迫下的东方文化中的建筑师(知识分子),似乎很难回避中西文化不平等的难题。一般的思维模式,多在“仰视”与“俯视”之间 ,在“翻身作主”、“东西合璧”、“追求国际标准认同”等套路里举步维艰。设计方法,则常常将“沿袭(摹仿)传统风格形式”与“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混为一谈。这在北京夺回“古都风貌”四处翻飞的大屋顶上,在贝聿铭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南北通行的白墙灰瓦里,在“优雅高尚”的欧陆风建筑中,都明晰可见。
新加坡的林少伟(William S.W.Lim),在柯布西耶于印度昌迪加尔的一系列作品中,并没有看到对当地传统风格的简单模仿。取而代之的,是他看到了柯布在当地建造技术(材料、施工)的限制下,为了遮风避雨,根据气候特点设计的悬挑大屋顶——伞盖结构(Parasal),另外,还发现了起初以为是立面构图的混凝土构架,实际上是为了遮挡当地强烈阳光的垂直遮阳板系统,从而认识到,柯布西耶是从建造技术、地域气候条件等方面入手,将“象征性的形式合理运用,并且反映出当地的文化与传统。”柯布“触摸到了这个大陆古老的传统历史的记忆……并且表达了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的民主主义思想”(P109)。
这种从地域建造技术、气候特征入手,而非简单模仿传统形式来表达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思路,也可在其它一些作品中得到印证。例如,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在平民住宅中对自然通风的考虑,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在摩天大楼中降低能耗的生态思量,墨西哥的路易斯•巴拉干,对当地特有色彩、光线、材料的处理,以及国内的刘家琨,对西部农村低技施工的巧妙运用等。
从这一思路出发,大到建筑布局、功能设置,小到色彩、开窗、材料、建造方式的选择等,能够更深入、更本质地在建筑本体而非视觉表面,表达出地域文化的特征。
二、具像形态的抽象化操作
东方人与西方人相比,逻辑推理没那么严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非大脑推理出来的,所以,具像形式相对于抽象形式,更易为东方人理解与接受,将具像形态及其象征意义运用在建筑上,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业界长演不衰的设计方法之一。
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就经常运用中国文化中某些具有特定含义的具像形式(如佛手、金元宝、斗拱……),进行尺度颠覆后,设计成各类建筑。将具像形态转换为建筑,稍有不慎,极易演变为迪斯尼乐园式的布景建筑,如果再没有良好的建筑美学经验与趣味控制(体量、材质、色彩……),恶俗不堪的类似福禄寿喜的大楼,就会冒出头来。
泰国的苏麦特•朱姆塞(Sumet Jumsai)从柯布西耶的“手雕塑”中,则学到了一套在具像与抽象之间做转换的操作策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陶醉在对东方文化的殖民激情中,很多艺术家都受到这种氛围影响。1906年,罗丹曾画了一批柬埔寨艺术家舞姿的素描,里面就有很多手势的图像,这些为他“复活了古代艺术”的舞者,曾使他产生了“想一路追随下去”的冲动。而柯布也曾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的4年间,绘制了200多幅“张开的手”的草图,柯布曾将“手”视为喜马拉雅的祭品,也许,柯布是从对东方异域文化的兴趣追索中,找到了“手”这一具有丰富象征意味的典型,并通过具有“欧洲传统意义”(P94、95)的可雕塑性、夸张、完美几何与(人体)比例运用、模度等多方面的操作,创作出了这一半抽象、半具像的“手的雕塑”。柯布除了“手的雕塑”外,他晚期的很多绘画、雕塑作品,以及廊香教堂等建筑,也都是采取这种具像与抽象之间转换的设计方法。朱姆塞选择“手的雕塑”作为学习分析样板,也恰好表达了他潜意识中的东方文化背景,因为我们是那么轻易就能联想到泰国丰富多彩的手势古典舞。
朱姆塞深受柯布50年代的雕塑风格,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早期立体派抽象“风格”样式的影响,虽然从东方文化惯性出发,他似乎应更倾向于具像形态。朱姆塞从柯布身上体会到的将具像模糊,进而落实到抽象的比例、材料、几何关系等方法,帮助他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半抽象、半具像雕塑般的“图像式”、“成品式”(P96)建筑。他设计的出发点,总是一个非常具像的事物,如在电路板报社办公楼设计中,他从总编的剪影出发,但通过柯布西耶式的操作方法,尽量有意识地“减弱拟人化的联想”(P96)。
表面上看,朱姆塞做的是一些围绕形式的具像与抽象操作,但由于其行为本身即包含了东方文化对具像的关注,又采取了柯布西方式的抽象操作,因此,朱姆塞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即迥异于西方现代建筑,又有别于传统东方建筑的特性。
《向大师学习——建筑师评建筑师》一书篇幅不大,但内含丰富,如果能找到建筑师相关背景资料及实例资料做补充,应能体会到更多东西。书中谈及柯布西耶的例子共五个,限于篇幅,本文仅提及主题相近的两个,另外三个,包括矶崎新、安藤忠雄、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同样精彩、详细、富于启发的学习心得。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55: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2345.html
上一篇
讨山记《向山讨生命》
下一篇
岩松看日本《记者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