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54:51
  • 71

这几天看书的速度有所加快,是个可喜的现象。上中国现代政治课的时候老师曾推荐看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前些日子为写作业曾参考过本书的一个章节,一直没来得及看完,之后又断断续续地看来百十来页,直到刚才才终于将其完整的读完,很后悔当时写作业的时候没将其通读一遍,如果全看完的话或许从此书得到的启发会很大。刚在豆瓣上看了一下关于本书的评论,发现自己再写本书的评论有点儿班门弄斧了,并且几乎所有人都会本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是他们所读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最好著作,起码是最好之一。可我对这本书却没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尽管我非常敬佩陈旭麓先生缜密而深邃的史论,对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由衷的赞叹。之所以没有从这本书中感到新奇,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对其中的史实和观点已经耳熟能详,许多内容在现今的史学界已经变成常识。并且,自从经受了从西方汉学的角度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学术洗礼之后,我对如作者这种尚停留在传统思维习惯中的治史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当然,这绝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一无是处,先生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所做的工作也达到了前人甚至诸多今人所难以达到的高度,而自己也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接受的教育,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这种思维,而是需要转变一下思维,看看其他思维方式下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书中所涉的史实大都对于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般知识,基本上没有关于史实特别是细节上的突破或惊人之语,或许先生关注的也不是通过这个震慑人心,先生关注的更是对这些史实的思考,尽管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的。绝对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史观不好,作为一种历史研究角度,它同样的有助于揭示历史真实,发现史实背后的真相,但先生也没有完全囿于这种史观,或者更精确点儿说先生力图摆脱那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官方史观的影响,他在承认和延续许多传统看法的同时,也在努力的纠正过去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教条式理解。

中国近代史是让每个国人感到怅惘的一段往事,由此产生了一种被一些人称为“大国悲情”的情绪,这是很多也曾遭到侵略的国家所难以体会的,这种悲***彩夹杂着对往昔尊荣的回忆和对落后现实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包含着未来一定会重新崛起的坚强信念,但又因为这种崛起被一次次的推迟或者破坏而感到失望和无助的情绪,中西的强烈对比又使得曾经颇为得意的国人感到深深的失落进而发展为强烈的自卑。这种混合的情绪可能构成国人对近代史的基本认知并影响着现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文化。我们在思考国家发展的时候,常常会比较各个国家的不同,进而希图发现导致国家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可以看到的是,利益、权力、乃至意识形态虽然都对领导人和国民的行为选择产生了甚至是关键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的是,潜藏在国人心中的这种悲情而又强烈的复兴使命感,是中国异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不是说这些情绪也明显体现在本书的写作中,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情绪同样影响了诸多治史者。可以看到,作者带有一定的进化论色彩,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现代一定比过去强,这是过去学人甚至是当今学人几乎都有的共识,而这种进化论的色彩很容易与这种情绪建立联系。

中国走到近代的悲剧,自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陈旭麓先生首先对漫长封建社会进行探讨十分精准地抓住了分析近代史的门径。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比如土地私有和买卖,官僚政治,宗族和行会,以及儒学独尊,都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国,中国近代社会之所以病入膏肓也与之紧密相关。特别是二千多年的深刻影响,使得传统和习惯的力量强大的让人难以想象。但近代中国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李鸿章将之称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生将这个时代的特征总结为“新陈代谢”。不过,作者对这些巨大变化的描写有过分乐观之嫌,尽管作者所描绘的变化都查有所据,但这些变化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变革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要打个问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先生在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时,指出裹脚已经在民国初年即行废除,但据我的观察,生于30年代的一辈基本上仍然是裹脚的。传统习惯的强大惯性,让人无法想象它到底有多么大的影响,表面习惯的改变或许还容易,比如剪辫、易服等,而思想意识上的习惯要改变则要难得多,文革那种长时间的思想斗争都没有真正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大量的残余至今存在,尽管我们可以说现今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很多人可以指出80后、90后多么有个性,与前辈的代沟有多大,但难以否认的是,他们仍然流露出典型的中国人特征,而这些特征是从传统演化来的,新一代变化的再大都仍然没有摆脱这种强大习惯的影响。因此,一个争辩了百年的问题,即中西文化融合,到底是中西融合还是全盘西化,到底是因地制宜还是整体移植,显然有了确定的答案,即便要全盘西化,也只有失败一途。

好像这篇读书笔记说的跟本书没啥关系,还是回到本书的内容上来吧,作者在分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后,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东西方的交往和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近代中国的变迁,先是***战争以及之前已经出现的帝国转衰迹象,以及这个过程的变革和人们的反抗,突出表现为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接下来则是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震撼,以及随后开始的戊戌变法;之后便是庚子之变,以及清朝的维新自救,以及难以避免的王朝崩溃;再就是辛亥革命建立的新国家,以及出现的新变化;最后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反思。之间夹杂着先生对社会变革、社会阶层(中等社会的出现)的描述与分析,先生还探讨了变与不变的哲学,这是一直萦绕在无数国人的困扰,很多人其实明白个中道理,但强大的惯性和现实利益所在,使得他们一次次选择了保守甚至是后退,但是,变也不意味着绝对正确,能否做好变与不变的平衡才是更需严正对待的问题。另外,先生还探讨了改革和革命两股力量的共性和分歧,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一性的同一性,认为他们既可以表现为纵向上的继起性,又表现为横向上的共存性。大历史的发展可能是线性的,但这种认识方式常常会让我们忽视了诸多历史的细节,当我们深究这些细节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微观或者中观的历史充满着不断的循环往复和理解上的前后变化,而绝非简单的进步代替落后,复线的历史(这里并不完全等同于杜赞奇的用法)或许更能还原历史细节的真相。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陈旭麓

目录:

序 冯契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

第六章 十二年之后

第七章 近代化一小步

第八章 城乡社会在演变

第九章 日本冲来了

第十章 变与不变的哲学

第十一章 庚子与辛丑

第十二章 欧风美雨驰而东

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会

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

第十六章 民变和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复

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十章 历史的选择

后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308千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