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白夜行《这些都是要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53:50
  • 61

这不能算一篇书评,我不打算分析什么结构,内核,风格...或者其他能忽悠的深奥的东西,让我突然想写点什么的,是无意在豆瓣看到的一篇评论,其实也不算评论吧,估计作者是个女孩子。她也没说任何东西,只是在最后说,看完这本书以后,她看到任何跟日本有关的东西,碰都不想碰一下了。

我跟她一样,也是在夜里看了这本《白夜行》,看完时是凌晨三点,那时天还没亮,熄掉台灯就被一片漆黑包围了。那天我还做了梦,来到一面大玻璃窗前,底下是一片黑白片的灰暗世界,站在窗前,想跳又不敢跳。那种被包围的感觉,比绝望激动,比压抑绵稠。

推理小说的写作,不管怎么突破格局,总有一个重点是颠扑不破的,就是它一定有一个藏起来的东西,古往今来这个一定要被藏到全书最后一页的,理所当然(差点顺手加上不可不戒)是凶手。所以东野圭吾坦荡荡的书写一开始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他居然不藏,一开始就告诉你凶手是谁,拿《白夜行》来说,把主人公从十岁写到三十多岁,二十年间无恶不作,抢劫,勒索,杀人,***...从做盗版到科技犯罪到金融犯罪,没有什么犯罪类型他们不去尝试的,没有什么犯罪领域他们不去挑战的。但是,书写的走向当然不是现代罗宾汉的恢谐,笼罩的气场是黑暗,阴沉...罪犯这么年轻却这么残忍,完全看不出人的温度,永远冷静地进行一桩桩发指罪行。

这是我见过最奇异的写法,男女主人公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在整本书里却没有任何一场交集,他们唯一的一段短短交集,出现在最后老警官的想像里。书里有一段描写到***,他们跟各自配偶的***都无法圆满,叫人想像要是他们俩在一起会怎样。

读完我才发现,还是有东西被藏起来了,作者反传统而行,最大的伏笔不是凶手,而是动机。这两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就像他的另一本书,《嫌疑人X的献身》,也不藏凶手,被藏起来的是作案手法。再深深体味下去,其实深藏起来的并不是什么动机和手法,而是感情。在一片冷静漠然的缜密叙事下,埋伏在那的竟然是感情,无比强烈的感情,直到最后,它突地汹涌而来,轰然没顶。老警官想像刚刚经历人世最大惨伤的男孩在通风管里爬行的心情,不禁心如刀割,我同一时间也体会到了他的心境。如同光与影,感情也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温情和美好是感情,绝望与惨伤也是感情,在这个世界上,它们都是要的。不适应黑暗的人是幸运的,我羡慕他们,能够迈着大步走在阳光下,把影子甩在后面,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黑暗的存在,有孩子的笑靥,就有困兽的嘶孔,他们都是要的。

补记:

这是我第一次用二黑写东西,二黑太小,指甲长一点都会刮到键位。一直以为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当我意识到它从未稍离时,沮丧到不行,唯一的对策是不断看电影,偏偏看到的全他妈是悲剧。其实没什么不好,轻浮的浅笑只会添堵,只要能量足够强大,悲喜的力量都一样,看到最后一刻,心里的憎恶与压迫竟然都不知不觉拔除了,只剩温柔的冷悯(用到这两个词太肉麻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就像我每次写梨花体的感觉一样,明知自己写得很烂,但是真的很喜欢那种温柔驻踞心头的那一刻,不怨什么,不乱什么,对任何事,都甘心承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