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活着《活着就是活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50:36
  • 74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亲切的怀念。

——普希金

人一个接一个地在这本叫《活着》的书中死去。

哪怕前一刻骤时风光,也如昙花般与幸福只打了个照面。烟火瞬间绽放后化为烟,作者残酷地看我们错愕一脸。

从福贵输光家产的一刻开始,死亡开始遍布这一家并蔓延开来。从福贵的爹开始,死亡的故事是不会结束的。但是这不是一部情感小说,不是用文字来煽动读者泪水的,虽然可能会使心中的光明崩塌。就像书名告诉我们的,余华试图解释活着的含义,一种最简单的也是最黑暗的含义:活着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只需有一颗麻木的心与活下去的勇气就行了。

活着是有许多活法的。可以贪生怕死,“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这样可以活下去,虽为人不齿,今后也不会有某些意义上的福分,但“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有一时英勇,却不一定是一种好的活法。有庆心中永远存着希望,但却死得荒谬而无奈。这与常理或许相谬,读着都觉得讽刺,但又奈何。活着,是靠自己的;活着,也是为自己的。为了他人而顾不上自己,对于活着,是种悲哀,而对于其他的生命,并不是那么简单。那就要牵上整个世界,简单的人生怎么来承受这份复杂。带上这份悲凉与沉重,此书“活着”的含义才会如此简单,又不那么简单。

与活相对的是死,但死又可以是评价活的一种方式。像福贵评价他的妻:“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的确,从家珍的死可看出她活得心平气和,但她还是死了,恐怕是她还不够麻木,还不能承受太多的痛苦。活下去要能抛开人性中太柔软的东西,看开一切,的确太难。讽刺的是我们活着,承受着心上的痛楚,却还依理依据平淡地评价着活,恍若旁人。可能活着就是死,让除生命之火以外的一切死亡,只茫然的活着,这样最简单,但难道人生只能这样过吗,难道只有“好死不如烂活着”是真理吗?虽然“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但只有一颗不想死的心有意义吗?余华的这种解释难以让众人接受,我们会自然地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在真实的社会中,又有几条命不是这样活着呢,又有几条命不是麻木的呢?这种该死不死该活不活死活不分的情况太普遍了,但又有几人试图改变?

可能这才是余华的真实意图,平淡和不动声色中将一个荒谬的故事置于我们眼前,剩下的事留给我们。或者分辨出荒谬,或者被荒谬吞噬。

你有没有被荒谬的活吞噬呢?

2006-02-19 00: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