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客观原因,看完以后没有立刻下笔,不知道之前的感触还留下多少,暂且试着将它写下来。
译者在序言当中对全书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他引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段中,可以看到,小仲马用尽他所知关于女性的所有美好词语来形容这位女主角,不免让人颇有微词:一个风尘女子,何德何能配得起作者所塑造的圣女形象。我不能避免自己的成见,世俗眼光下,纵使再天姿国色秀丽动人的女子,若她所从事的是贩卖色相的行当,白眼和嘲讽就是她够格接受的最高待遇。一群完全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只为了满足***和可怜的虚荣心,挂着令人作呕的淫笑找上门来,这些女人就乐此不疲地以身体做资本一次次不知廉耻地做这皮肉交易,靠嫖客们的资助挥金如土,灯红酒绿,过她们奢华糜烂的生活。谁教她们自甘堕落,悲惨的下场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些刻薄的评价甚至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愤慨,只有用最最恶毒的词句诅咒她们,打进地狱受尽重役之苦,才足以惩罚此等女人中的败类!
从这种非理性的情绪中恢复过来,重新去审视我们所评价的对象。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谁也不是天生的妓女,美貌是天生的,贫穷也是天生的,女孩子心高气傲,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却向往衣食无忧的上流生活,自食其力而捉襟见肘的日子不是她期待的人生。当时的社会又如何会为底层民众开辟通往上流社会的康庄大道,也不是每个少女都能穿上Cinderella的水晶鞋。人只活一辈子,不祈求来世托生个好人家,此生还欲飞上枝头,只有靠从娘胎里带来的,这副美艳的皮囊。
我既不为浪荡习性辩解,也不夸大卑贱身份在幸福面前设下的屏障,玛格丽特-戈蒂埃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矛盾混合体。只是在巴黎这样一个浪漫之都,圣洁而伟大的爱情凌驾于一切品质之上,天主对爱情的殉道者发放的特赦令足以使所有恶行都被包容,纵有斑斑劣迹,天堂之门也为之敞开。
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诮,对同样受到唾弃的“被人供养的姑娘”难免产生同病相怜之感,字里行间时常留下对她悲惨经历感同身受的情感痕迹。还有一个因素,小仲马完全把自己置身于阿尔芒的角色中,他面对的不是玛格丽特,而是玛丽-迪普莱西,他曾经心目中的女神。在情人笔下,玛格丽特自然被描写得超凡脱俗,以致她的种种自暴自弃的恶习也被作者一厢情愿理解成纯粹的“一种忘却现实的需要”,坚持认为她“虽然过着放纵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纯真”。
为了爱情抛却豪华生活,彻底与过去决裂,以免增加情人负担不惜变卖财产偿还债务,最后甚而以牺牲爱情来成全情人锦绣前程,玛格丽特的一系列行动向读者证明了他们真挚的爱情。尤其是最后玛格丽特留给阿尔芒的内心独白,更是震撼人心,可怜的女人在情人的误解、世人的冷漠中苟延残喘,谁能想到与热闹的香榭丽舍大街一窗之隔,这位公寓女主人的生命正逐渐凋零,每页信纸写尽痛苦和绝望,读罢令人肝肠寸断。
作者通过人物感叹:“真正的爱情总是使人变得美好,不管激起这种爱情的女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读完故事后最大的感慨,爱情竟真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净化人心,消弭罪恶,古今叙写爱情的故事如夜空繁星数之不尽,这一主题每次的经典重复却仍是那么唯美动人。不幸的是,茶花女纯真的爱情乌托邦想建立在当世这个污浊的泥潭中,被吞噬是它无可争议的命运。
玛格丽特爱慕虚荣而对待爱情如圣女般忠贞不渝,阿尔芒为了情人可以放弃一切,嫉妒心发作时却为了侮辱这女人而无所不用其极,玛格丽特临终前秃鹫般盘旋在她病床边的债权人或许仅为挣钱赡养嗜赌成性的父亲。人性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每个人都逃不过。再以好人坏人来评判一个人,无疑是极其幼稚愚蠢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49:1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