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團圓《因为完全是等待(因重大情节误导道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48:39
  • 91

我在此读后感中引用的一个重要细节出错。感谢豆友gardenia指正。我把G同学指出的错误放在此文最后,引以为诫。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这个细节理解的错误影响了全文立论,导致此读后感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但我对张爱在此书里流露心理活动的基本判断并无改变。

谢谢gardenia的指导,非常感谢。

-------------------------------

特立独行的张爱玲在最后的遗作里根本懒得做小说打扮,堂皇皇写了本自传,花30余年修改而不获终稿,可见心血滴沥。

<小团圆>充满孤寒气。孤寒来自粤语,指人吝啬。我格外喜欢这两个字的组合,假如没有俗语成见,倒可以理解它为孤寂,清寒,没有温度。也难怪此书的第一读者宋淇夫妻不愿意张爱玲即刻发表<小团圆>:女主角九莉真不是讨读者喜欢的女主人公,她是那么孤寒的一个人,如果当成自传体小说去读的话,读者还会喜欢张爱玲吗?张爱玲大约并不在意形象问题。聪明孤傲如她,早就敲定了自己的镂空纱身分,上头满是缺点打的洞,形象工程这种事可以不考虑。

孤寒人未见得是消停人。如果消停就该无声老死在异国他乡,没必要写这么本字字八卦到肉的书来,只要是中国读者能搞得清楚的人,她都清算一下。为什么要清算?因为他们辜负了她。在皇冠版第195页上张爱玲明白无误写着自己的意思,德国范斯坦医生一直用心照顾伤寒病中的她,她当时不知被他喜欢,事后三姑点穿张爱玲才明白过来,除了小表惊讶外,还顺便轻飘飘提到那些爱她的或者可能爱着她的人们:“是他们不作长久之计,叫她忠于谁去?”

“他们”包括父母、兄弟,三姑、同学和男人们。

张爱玲对爱的要求比谁都高(貌似敏感的人都有这臭毛病),得到的似乎比谁都少。当然这个“少”是张奶奶自己做的判断,实际情况如何又当别论。既然她的标准很高,就不能全怪别人不肯作长久之计,渔网眼一大捞到的鱼就少,这是硬道理。

敏感之人的另一个臭毛病是特别容易饿,这个事情就麻烦。张爱玲在大陆的最后一段重要感情的对象是桑弧,据说现实生活中此男在与张爱玲分手后另婚,成了模范丈夫,与妻子相守到老,大体算个忠厚老实型男人。但在<小团圆>中迫于社会压力,他从张爱玲身边逃掉,薄情到不堪的地步。情节间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不是迫于压力逃爱这么简单,大约可以看出张爱玲对爱的要求比谁都高,属于吃不着糖块又特别容易犯低血糖的那种。

要的多,得的少,对张爱玲来说是一辈子的遗憾。她倒是想搞点对等交换的,谁给了她她想要的东西,她就时刻准备着还回去那么多,可惜那个人一直没出现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枯等一生的人,充满孤寒气。

虽然张爱玲对自己并不顾惜,写来字字如刀,但要承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她不见得真有能量那么做。简单说,她肯写自己的凉薄,肯承认错爱,但不肯承认自己被对爱的贪念给弄残了,困境之下,只能写写“他们”的种种不堪,不耐烦,计较与抽离。因此她对自己的不客气,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而不是触及实质的。怨不得她,我们谁不是这样。

写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时,她反复提及母亲如何在金钱上伤到她,她又如何试图通过归还养育费来确认与她疏离。这种写法不断在她畸形的家庭关系上刷黑漆,一层层上去,厚厚一堵墙,让人觉得张爱玲痛苦的来源是因为家庭关系的扭曲。但环境之错不会是全部之错。她身上一个脓疱清创时,旁人倒已经发现母亲的手在抖,可是张爱玲却写道:“可以觉得她母亲微凉的手指,但是定着心,不动心。”她清楚母亲在凉薄的面孔后还存着爱,但这爱太少了不管饱,以往的凉薄伤害太重了这点爱也不够补偿。所以定着心,不动心。

除非母亲肯悔。只要她肯,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是张爱玲的软肋,可惜当母亲的没抓住。那胡兰成本是无赖人,只因他从头就承认摆烂,不曾搞过海枯石烂一心侍她的承诺,倒让她的对等交换原则失去了依托的地方,使她心甘情愿做了一段时间地下情人。但母亲不同,如果母亲一辈子的逻辑都是骄傲高高在上的爱,那么老母亲凭什么朝闻道夕可死?所以自始至终母亲不肯服软。死前来信只说要见她,别话不提。张爱玲不去见,让她一个人死在欧洲。算是对等交换了,母亲当时如何遗弃她,今日如何独死他乡。

凡此种种,在每个人物关系上都可以套用:他们对她不作长久之计,她没谁可以尽忠,只能枯等下去。初恋本是打开心门的好机会,不料所托非人。胡兰成懂才情,懂感情,却不懂爱。发着初恋糊涂病的张爱玲兴兴头闹了几天,以为找到了可以等价交换的人。以往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回没见着确切的兔子先撒了鹰,落得一生酸痛。一辈子糊涂了一次,只这一次也够了。爱是富贵病,穷人生不起,胡兰成穷到了只剩才情,其实可怜,张爱玲是到见他最后一次见面才明白这个道理,作孽。至于后边接着的桑弧,她不爱他,谈不上吃亏,虽然她认为自己吃亏了。

想来想去就是一个等字,人来人往,她要的东西他们不肯给或给得不得法,作为等价交换的结果,她也无处去给只有等待,哪怕隐约知道等待是种宿命。这样的等待对张爱玲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冰冷,又是怎样的蚀骨。难怪书头书尾张爱玲都会强调等待考试前女主角九莉的心情:“象‘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我没写清楚的地方宁波同学继续发掘下去了:http://www.douban.com/review/1930632/

------------------------------

2009-04-07 02:19:26 gardenia94

可笑楼主看书都没看清楚,就来长篇大论。评论都是主观的,但自以为是到指鹿为马就令人发笑了。别的一概不论,将小团圆翻到九莉与她姑姑楚娣谈那德国医生范斯坦那段重新好好读一遍,看看那是在说九莉自己还是在说她母亲蕊秋!

明明是九莉与楚娣在说蕊秋的风流情史,一个个,一桩桩的数过来,从英国时与楚娣共同的情人简伟,到家族中亲戚,到来喝下午茶的法国人...最后楚娣来了句“那范斯坦医生倒是为了你”,言外之意,何其清楚:蕊秋跟那医生做情人完全是为了让他来免费看九莉的病!后文紧接着写九莉才震动的知道:原来她那次生伤寒症,那德国医生是为她白看的!也许连住院费都是他出的。然后再回想起母亲与那医生相对的一段图影。这么多年过去了,才知道母亲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牺牲,才明白母亲抱怨“ 你活着就是害人”背后的意思,可是九莉心里并无感觉,对母亲是“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 并又不无苍凉的猜想当时母亲也许是情人太多,多一个也没什么分别?也不对,别的都是她自己爱的,那些接下来才有那句“是他们不做长久计,叫她终于谁去?”

这么清楚明白的交待,脉络清晰,前后对应,自始至终都是在说她的母亲蕊秋,却怎么被楼主断章取义成了“德国范斯坦医生一直用心照顾伤寒病中的她,她当时不知被他喜欢,事后三姑点穿张爱玲才明白过来,除了小表惊讶外,还顺便轻飘飘提到那些爱她的或者可能爱着她的人们:“是他们不作长久之计,叫她忠于谁去?” ,立足在这么一句完全弄错了对象的话上大发感慨,来评价张爱玲,实在是让我看了好笑,回复了这么长来说个究竟,怕楼主自己误读不算,还误导更多人。

再多说几句,张爱玲后期的小说都是含蓄不尽,点到即止,意在言外,不仔细读上几遍是看不太出意思的,如《浮花浪蕊》、《五四遗事》、还有大名鼎鼎的《色戒》都是这种类型,《小团圆》更是如此,还是用心多读几遍再写评论为好.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