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们仨《感人之深,你们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47:09
  • 60

我们都知道钱锺书。博古通今,严谨治学的学者。杨绛,翻译家,剧作家。钱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钱家本来就是书香世家,我想,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教化,这样的组合,肯定是个与众不同的家庭。

的确,他们是最瞩目,最温馨,也最平凡,最感人的家庭。

质朴的文字

如果将某些感情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加之渲染,我们称之为煽情。于是,我一直在考虑如何写“真情实感”这个问题。杨绛先生的文字给了我一个借鉴。写的是大半生,大半个世纪的生活。写出国留学,写张罗生活,写生儿育女,写战乱迁徙,写事业流转,写学术研究,写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角度平实记录的文字。唯其写实,唯其感性,我们才更接近一个更真实的大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

书中,有不少杨绛为钱锺书的“孤傲”正名的叙述,也有不少为女儿“可造之材”“读书种子”而隐约的骄傲。

这些主观化,感性化的叙述,情真意切。

我觉得最真挚的情感不在于你用多少积极的修辞,而在于字里行间记录的真实。生活就是情感,就是道理。

有趣的一家子

钱家的特点:幽默,嗜书如命,乐观。

钱锺书不仅会在小说中表现幽默,与女儿相处,也贯彻这一作风。顽皮地给女儿画胡子,画鬼脸,起绰号。三个人机智的口头“博弈”,字字珠玑,充满智慧的调侃捉弄。别有风情的家庭气氛。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智,不仅是做学问,搞学术的土壤,还是家庭生活的调味剂。爸爸因为佣人看不懂字,在“买菜单”上以画代字,趣致非常。女儿不同年代为爸爸画的画像,生活化得惊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治学严谨,嗜书如命却不失幽默感的家庭。

即使在最贫病交加,最物质贫乏的年代,最模糊是非黑白的时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他们都那么富足地生活着。他们都不曾浪费一丁点时间而放弃读书,不曾忘记过对生活的信念。

伟大的知识分子,落叶归根

我们都知道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在那段人心惶惶的时期,杨绛先生说:我们并不惶惶然。

“郑振铎先生、吴晗同志,都曾劝我们安心等待解放,共产党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但我们也明白,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我不得不感叹知识分子的命运,从孔子开始,这些理想得不到实现,却还苦苦挣扎着的人,经历秦火还是文字狱,他们依然生生不息地奋斗着,为世界文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离幸福这么近,却又是那么远。

但你们却还在坚守。

这就是他们鲜明的立场,直截了当。一个人被欣赏,可以是因为是才华。但才华之后的人格人品,我觉得更是支撑起灵魂的骨架。

如果真的有永垂不朽的,我就觉得就是这些在压迫在逆境中依然相信,依然很活着,依然坚守的人。

读这本书,读“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是读到哭的。十分能感受杨绛先生老来先后丧女,丧夫,无所依傍的痛苦。所以,她才会用那种梦的,似幻似真的方式叙述。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三”,不可避免的被他们和谐幽默的家庭生活感染。

最后看了照片,看了钱瑗去世前的那些文字。感慨万分。

钱瑗去世前不久,还在为妈妈的饮食操心。亲自写信教妈妈如何烹调。一个家庭。两个人医院。他们却从没有断过联系,互通书信,互相支持,互相温暖。

杨绛先生写:一九九七年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从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读到此,不由得想起了这位依然独力活着的老太太。

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仨会在古驿道外重逢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