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篇摘自《林语堂讲国学》的谈儒篇,主要是阐述儒家对家庭的看法。
心理学上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单位,它是能够愉快胜任的。甚至在半宗教的意义上说它也是能让人满意的。这是因为没有谁可以孤独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而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解决人类灵魂的孤独问题。而人类灵魂的孤独,正是所有的宗教,以及所有的俱乐部、社会、教会、国家等组织需要存在的理由。杨朱教导人“为我”或者说是自我主义,而墨翟教人“兼爱”,这时候,孟子开始向他们两个人挑战,他说人类的爱有它天然的“差等”或者说侧重点,而且如果爱要做到真诚,它就必须以敬与爱的自然联系为基础。所以儒家主张,如果人必须要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单位中,学习行为上的好模式,家庭就是最好的和最自然的单位,因为它这个单位是合乎生物的天性的。
自然,家庭生活的基础是生物学上的。就像孔子所说的,家庭是建立在男女的基本关系上的——用其他的话说,也就是建立在性上的。性,不管男人对女人的爱或者女人对男人的爱,它都是很美妙的东西。这一点是我的看法,因为当一个人刚出生时,他依赖的是他的父母,但当他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个体感,而这种个体感又让他觉得自足。二十二三岁的男孩则会觉得他和同样大的女孩子基本上完全不相同,反过来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然后到了成熟期,这些男男女女就会突然间感到自己的不完整而且感到寂寞,于是他们就开始互相追求,而这不过是一个灵魂在找寻另一个异性的灵魂罢了。到了结了婚以后,男人就在女人身上完成他的自我,而女人同时也在男人身上完成她的自我。然后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事情: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各自的意志;虽然他们生理上的差别非常大,但却能在让人愉快的婚姻中相互弥补然后成为完全的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关系。在幸福的婚姻中,会产生一种人格的融合。通过两个意志的融合,因为各自有了一个自己,同时也因为可以互相弥补,于是这两个就融为了一体而且十分完美。他们相互弥补对方的缺点,这就像是人长了一个不一样的头或者是一双不一样的眼睛,一个人不能看到,另外一个人就能看到,这种互相弥补的过程每天都在进行着,不论是在趣味和好恶上,还是在改变思想的方向以及开辟感情和想象的新前线上,他们相互间的想法的相同的地方要多于不同的地方。所以对于一个结了婚的人来说,就像是在他的灵魂中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有了一种外加的心能,让他对危险更加敏感,也就更能从生命的恩赐和愉快中获得收益。
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想法不一样,而两性思想交换的全部价值也正在这里。男人要求女人的是她女性的完整,而女人要求男人的也是他男性的完整。这在很多老年夫妇的身上能够看到完全融合和完全的相属感。而在女人身上,甚至是在少女的身上,能比在男人身上,感到更多的这种相属感以及“爱”的密切相关;这就表示女人是更直接的,因此她们也就更能把握到性的所有意义。这样一来,人就能够在忧愁的时候得到安慰,成功的时候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但是在这种连部分融合也不能产生的地方,以及当两个人中的一个对这种融合感到厌倦时,或者倾向于想要强制性地让别人服从他(或她)的意志,或压根就没有值得融合的东西能够提供的时候,就不免会有不和谐的冲突发生。但是那种人类灵魂的孤独,以及需要在异性的补足中找到成功的规律仍旧在起着作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无所逃”。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使自己免于不完全的需要,会改取其他的形态。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男性和女性的完整的意义。读了一些流行的有关婚姻的书籍后,人就有可能认为恋爱的肉体满足就是整个性的满足。而这正是西方思想的危险之处,他们把生活切分成一个个分离的片段,只关注其中的一片,而无法做到在本质不可见及的无限中测量到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比如要把母爱孤立,就把它在乳腺的荷尔蒙上钉住,甚至还要用试验来证明它。)
家庭的体制是人在成长并且学习人生的第一课,并且是要在一生中继续实用的社会团体。家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如果一个女人变成了寡妇,家庭就能够照顾她;如果一个孩子做了孤儿,家庭就会将他抚养成人;如果一个男人失去了工作,家庭就会给他提供食物和居所;而且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年迈的时候,他能够在家庭中欣慰地享受一种悠闲的并且能受到尊敬的生活,而不必去担忧什么经济上的匮乏。
故此儒家高度标榜孝道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为什么孝道在英文里被译得如此累赘,事实上孝的意思就是要做一个好儿子或者好女儿罢了。儒家提供了生存的动机,但并不是让人成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好人,而是情愿用具体的名词让人成为好儿子、好兄弟、好叔伯,以及好祖父。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最初生活时的身份是一个孩子,故此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子是十分重要的,人的习性的形成也是在童年期,所以他对待他的同伴的态度也大都是在这时候建立起来的。他或者会成为叛逆的及不体恤别人、缺乏好的社交礼仪的人;或者已经学会关怀别人和尊敬爱戴那些值得尊敬爱戴的人。在儒家的理论中,一个好儿子自然会成为一个好公民,这是因为秩序和对规律感的服从,责任感及效忠感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养成了。这些在家里的习性和态度一般会延伸到社会,所以一再在儒家哲学中被重复和强调。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自孟子)。简单地说,孝道就是好家教。小时候有了好家教,在社交中就能有好礼仪;而习性和习俗的形成,侧重于某些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是构成儒家社会哲学经纬贯穿始终的三条线。
由此想到的:
关于家庭的成因,以及男女从组建家庭中的所得,教我认清了一个道理,即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可如果将这种向往延伸为对家庭的渴望,一切才走上正轨。何谓朴素的价值观,想来就是如此了,何以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能够解决现实中贫富差距大,道德败坏等等问题呢,看到上面的讲述,就能明白很多了。
之前总想,如果我有孩子,一定充分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现在想来是错了。要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本身就是对自己责任的逃避。身为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家教应该是最基本的责任。说到家庭体制,就不得不提到现世中的一个名词“养老保险”,这确实是好事,毕竟,随着丁克一族渐渐流行,“养老保险”是很有意义的。但这在另一个方面讲,却也使家庭该负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古时的“父母在,不远行”也早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可以实现劳动资源的全球化;从追求自由的角度,这可以使人们从家庭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但这也同样使得我们离这些朴素的价值观越来越远,真不敢想象,未来,我们的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我们后代的好家教,又将获得怎样的定义。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45:5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