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以为这又是一本在作者论的框架下写导演的书,看了之后才发现,实际上除了希区柯克一节,其余九节都讨论了电影史写作的某一面向:
格里尔逊——英国纪录片学派
林赛·安德森——自由电影运动
肯·洛奇——现实主义电影
弗里尔斯——电视电影,英国制片制度
萨利·波特——女性主义电影
贾曼和格林纳威——后现代主义电影
盖里奇和丹尼·博伊尔——新英国电影
实际上对导演们的梳理成了电影史写作的例证。
就我个人对英国电影的了解而言,真正在世界电影史上说的上重要的,也只有纪录片学派和自由电影运动,因为美国电影太强,写电影史不可能不忽略英国,然而英国电影可做的东西确实不少——同样的讨论也可以用于澳大利亚。
其实讨论英国电影,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关系,不仅在市场,而且在电影人的交流。作者在弗里尔斯一章对此有一些讨论。然而这本书的长处也成了短处,电影史的写作在对作者的讨论中被遮蔽了,于是这本书在豆瓣上评价很低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篇幅太短。
然而由此想到的问题还有两个,其一是即便对美国电影,我们的电影史写作和讨论也十分有限,因为美国电影脉络太过庞杂,而且作者特性不够明显,无论从导演或者制片方式,或者技术,都能做论述。目前的写法基本还是从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片转向新好莱坞,另外独立制片单开一线。这种方式未必合适。其二则是,对于法德意和日本之外的其他国家,似乎本书的这种电影史写作方式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毕竟对于多数国家的电影,我们只是知道一些作者而已。
另外需要赞赏的是本书作者挑选论述对象的敏锐眼光——试看本书出版之后这些人物的发展:弗里尔斯拍出了《女王》并成为07年戛纳评委会主席,肯洛奇拍出了扬威戛纳的《风吹稻浪》而终获金棕榈,《自由世界》也获威尼斯的银狮奖;格林纳威拍出了《夜巡》,丹尼·博伊尔更不用说,《贫民富翁》横扫09年奥斯卡,盖里奇的《福尔摩斯》则是09年的一大期待。
最后,本书的若干译名不是现今的通译,这无伤大雅。挑一个令我无法容忍的错误:P187倒数第5行:“盖里奇可以跻身于近年国际上崛起的一批青年电影大师之列,吉姆·贾木许、卡拉克斯、安哲罗普洛斯、王家卫、蔡明亮等。”1930年出生的安哲都可以当盖里奇他爹了……还青年电影大师……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44:4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598.html
上一篇
上学记《自由》
下一篇
来吧孩子《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