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43:40
  • 78

上周在Marco,上个学期跟他学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德国民法案例分析”,还向他请教《法学方法论》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家里认识的电影学院的杨老师约下周二去电影学院观看和讨论近来有些热的《朗读者》,并提到Marco是同名小说作者,Bernhard Schlink,一位法学教授,的学生,也会参加(呵呵,世界真是小)。我想先把电影看一遍。于是按照杨老师的指点,下载和安装了暴风影音的在线版,搜到了一串《朗读者》。先打开土豆网上的。看到Hanna Schmitz从浴帘外偷看人家15岁小男孩的裸体时,正有些兴奋,画面就没了,过了一会儿,出现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小男孩。我被噎了一下,马上明白自己也是一只草泥马,我的卧草被剪过了。不过这种剪法明摆着是想阉人阉天下。立马换了个版本,虽然画面质量差了一点,总算没有被阉过,只是从A段跳到B段的时候中间少了不少,最后也只放到Hanna在监狱里开始想学识字的时候就死在那里了。这让我有些扫兴,不过大概的情节是明白了:一个小男孩在青春期与一位不识字的电车检票员的忘年交,不幸这个检票员结果发现是前纳粹的囚犯看守员,并且与另外五六个同为前看守员的女人被追究对二战期间三百个犹太人被烧死的责任。检票员本可说明自己其实是文盲以减轻罪责,但她拒绝承认这一被她成功掩瞒至今的事实,换来终生监禁的惩罚,而其他几位其实与她的角色完全一样的女人只用入监4年多一点。已为法学院学生的男孩奇怪地为她保留了这个秘密,一直没有去探望她,只是于若干年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之后翻出当年为她读过的小说,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寄给仍在服刑的她。

影片看起来不乏味,***镜头让人愉悦,除此之外我隐隐约约感到这似乎是一个有关尊严的故事,仅此而已。在睡前作更深入的思考是有害无益的。

睡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经过一夜发酵,在凌晨四点的被窝里思维清晰,象音乐一样有韵律。影片里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开始互相融合。那个女人极力隐瞒自己是文盲这一事实,并且成功地隐瞒了许多年,也许直到她死(我没看完影片)。她内心其实敏感而丰富,在听朗读时会十分投入,为之喜悦或哭泣。她让那个小男孩为之着迷,在他成年,成为法学院学生之后仍然迷恋她,为她写诗,并且无法进入和其他女孩的关系,或许这也是他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这样的女人,却又因为怕无法维持秩序而任由三百个人被活活烧死在教堂里面。对她来说,承认自己是文盲比承认自己是那一事件的主要责任者更为耻辱。这种丰富,和这种在常人,包括在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眼里所感觉到的残忍之间的反差,以及这种有些反错的耻辱感,让这个故事看起来如此不真实。所有的人都不会理解。坐在法庭旁听席上的法学院学生也为这个女人的选择感到吃惊。他一开始显然也无法理解。他想帮助这个女人,说出这一事实。然而在他穿过监狱的大门,要去探视这个女人的时候,他终于有所领悟。他转身离开了监狱。

这部影片的主角是这个女人,Hanna Schmitz。作者在这部影片/小说里塑造了一个个性极为独特,极富吸引力与穿透力的人物。同情心与对秩序的维持,奇怪的耻辱感和对自己尊严的不无极端的捍卫以一种极为怪异的方式糅合在这个女人身上,赋予了这部影片独特的魅力。人们不禁要去思索这个女人如何会是这个样子,甚至会怀疑她的真实性与现实性。如果作者,如果他如我所认为的那样,是个诚实的作家,诚实地记录他所看到,听到,或者甚至是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至少是他诚实理解的事件的话,我们在这部影片里看到人的异化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在那个女人作为看守员的日子里,她日复一日地履行分配给她的工作,与其他看守员一起,选择囚犯,送他们去毒气室或别的终结地。她习惯了作为这个巨大的杀人机器和流程中的一个零件(套用崔卫平在2009.3.9《经济观察报》“人既有尊严,又邪恶”中的说法)的存在,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她肯定早已觉得结束别人的生命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她在回答审判长的质问时会说:“如果是您的话,该怎么办呢?”(引自崔卫平。我没看到这一幕。有意思的是,她在战后那么长时间仍然会有这样的反问)。既然履行职责,维持秩序是第一位的,在三百个人面临被烧死的时候,开门救人在她看来大约也不是一件自然或必需的事情。极端地推测一下,她们也许也会想,反正救出来也是要死的,而放出来反而会引起极大的混乱和不可预料的后果,甚至会想到自己要为此承担责任。她们对此好象还作了集体讨论和决定(不知道其内容是什么),尽管别的看守员后来都把罪责推到了这个女人头上,说她是最后决定者。

那个历史背景下的罪责到底应如何清算,是个沉重的话题。指责别人是一件轻松的事,可以避免晚上睡不着觉,可以在指责中享受自己道德上的优越感,就如与审判同时进行的法学院讨论课上一位男生可以义正辞言地质问自己的老师,“你们当时为什么不自杀?”,并且可以义愤填膺地说,“如果我手里有只枪,我会一枪把她崩掉”。可是把她崩掉,找几个人为这起事件,为所有在现在看来极端残忍的罪恶承担全部责任,问题就结束了吗?那些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把我们放到那个时代,放到那些位置上,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是什么东西让那些人做出这样的事?也许这些问题不是那么轻易解决的,但显然比抓几个替罪羊之后宣告清算完毕更能让我们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防止悲剧以另一种形式重演的可能性。

这个女人对于尊严的理解,以及奇怪的耻辱感是另外一个话题。对于别人的内心妄加评论是过于轻巧和不负责任的,不管别人的内心在我们看来多么奇怪,多么没有道理。所能做的也许唯有理解和尊重而已。法学院学生终于明白这一点。他未必同意,但是他明白这个秘密对于这个女人的意义,他选择了尊重,并以保守这个秘密,以及许多年之后朗读的继续,来表达他对这个女人深深的爱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