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张秋《生命的淡出》
《返老还童》的奥斯卡13项提名为什么最后只落实了3项,而且还是技术类奖项?本杰明·巴顿为什么没能成为阿甘,尽管这两部影片出自同一个编剧的手笔?除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贫民富翁》刚好迎合了危机关头人们的励志需求,很大一部分答案可以从电影与原著的对比中找到。
菲茨杰拉德的这部短篇,一万来字就写尽了本杰明的七十岁人生,只消半口气就能读完,而且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都给人以阅读的***,联想到《生死朗读》中的汉娜,这部奇幻而诗意的小说绝对适合推荐给她作为上佳读本,而且我可以断定,按照她调整后的顺序:先读书,后***,她的身体将被大大地激活。将小说搬上银幕,意味着要替菲茨杰拉德书写出一部“隐匿的长篇”,难度可想而知。电影最为关键的遗憾,还不在于调子的沉郁与灰暗(这是大卫·芬奇的长项),而是将立意的重心落在了爱情上头,这跟大卫·芬奇对原著的把握有关——译文出版社趁热推出的中英双语插图本《返老还童》,封底上便录了他的一句话,他说原著之所以打动他,是因为伟大的爱情总是以死亡的方式来度量的,他喜欢爱与死的这种冷酷纠缠——这句话倒正好可以作为证据。我承认,电影中的这几个爱情场景都很煽人:黛西在夜色中为本杰明一个人跳的那段芭蕾,以及少年版本杰明与母亲级黛西的“一夜情”,直至结尾婴儿版本杰明躺在祖母级黛西的怀抱……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电影对爱情的放大,实际上是对原著内涵的缩减,这也是它无法和《阿甘正传》相提并论的主要原因。
年纪轻轻就参透人生的菲茨杰拉德,在《返老还童》中书写的是时光与生命,他通过一个“反生长”的奇特个例,让我们体验到生命的要义不在于过程的正反,因为生命需要经历与承受的轻与重、甘与苦、好与坏,无论顺序怎样,它们的总量与比例,包括生命本身的长短都是相等的,令你无法逃避。小说的灵感出处乃是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出生时80岁,然后逐渐接近18岁,人生一定会更美好”,菲茨杰拉德一只手接住了马克·吐温的想象,另一只手承继了他的幽默与讽刺(他的另一句相关名言是:“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这个全是傻瓜的广大舞台上,因此禁不住哭了”)——人生到底会不会因此更美好,请看“本杰明·巴顿奇事”。菲茨杰拉德当然不会直接表态,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这是小说的妙处,但电影就不是这样,它让你悲从中来,那种只可意会的讥诮的东西没有了。大卫·芬奇一方面在爱情上太用力,另一方面又把爱情写得太美好,这与原著大异其趣。小说中的本杰明初见“美得能叫人犯罪”的希尔迪加,也是脸红心跳,但在两人婚后,随着年龄的落差,妻子对他失去了吸引力,他的不满、他寻欢作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关于这个“不愉快的话题”,作者并没有如其所说的“一笔带过”,但是电影却直接将其完全抹去了,在我看来,这是最为致命的修改,往大里面说,这代表了电影与小说两位作者不同的境界:大卫·芬奇依然拘泥、执着,因此跳不出沉重,而菲茨杰拉德却已经看透,美好本来就不是人生的真相,这反而令他的创作态度显得淡然与超脱,所以他在小说的结尾没有留给我们伤感,而是让影像和记忆一起从本杰明脑海里淡出,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这样的淡,而不喜欢电影结尾的浓。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43:2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