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Kaufman在《纽约提喻法》中想写一本包含生与死,爱与恨,包含整个世界的大书,他举了一个例子,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一本书。在我看来,这种设想更像是博尔赫斯,因为博尔赫斯一生都想写出一部包含整个世界生死爱恨的终极之书。
博尔赫斯设想过,要一部书包含整个世界,必须首先要保证书的长度是无限,好来对应世界生活时间的无限,因此这本书只能有一个种可能性,就是书的结局必须又是书的开始,形成一个无限的循环,就像《一千零一夜》他说,因为在一千零一夜的最当中的一夜,整个故事又重新再来一遍。同时,这部书还必须有无限个可能性,因为现实并非一种,一本要包含整个世界的终极之书,就必须要写出所有可能的生活,他说一本书的主人公在第二章死了,在第三章会复活,整部书应该就像一个迷宫,博尔赫斯最着迷的一个意象,一个时间的迷宫,将所有可能的时间分枝全部穷尽。
所以他设想有一本拥有无限页数的《沙之书》,一本名为《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小说中的小说,一个名为“阿莱夫”的包含整个世界的原点,和一个由百科全书的辞条组成的虚幻星球。最重要的是,他设想有一个充满了世界中所有写过的和所有未写过的书籍的通天塔图书馆,那么在这些所有的图书中,肯定有一本就是那本包含整个世界的终极之书。那本写满了整个世界过去和未来的大书。那本书的著者是神,里面用的是神的文字,曾经有一个神父破译过神的文字,其实神的文字充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博尔赫斯说,神创造世界的痕迹隐藏在每个创造物之上,因此,那位神父通过一只豹身上的豹纹解读出神的文字,喊出了神的真正名字。
博尔赫斯其实想说,语言才是创造世界的奥秘,这就是小说家的意义所在,他们从事的是创造一个世界的重活,艰辛而道远。所以,博尔赫斯才被称为“小说家的小说家”,因为他知道,他所写的每篇小说,内里就包含了整个世界。有两句诗一直鼓舞着我的生命,是博尔赫斯就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时候所写的诗中的两句话: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每次读到这两句,我都想起眼泪大概在博尔赫斯已经看不见任何事物的双眼中留下的那幅动人景致。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39:5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239.html
上一篇
山楂树之恋《不是评论》
下一篇
ZOO《流水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