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常识《梁文道的常识与贾樟柯的常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39:12
  • 52

看某一个行业的人所写的书,如果足够精彩的话,往往就等于了解了一个行业。于是,透过《贾想》可以了解电影界,《常识》则是一窥传媒业现状的通道。

这是一个人人都想给别人传授点什么的时代,却偏偏又是一个常识极度稀缺的时代,真正的常识的传播,本应指望着大众媒体,但现实正像《常识》在书腰上对那些对这本书里的精妙言论发出惊叹的人所泼的冷水:“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年代。”

为什么稀缺?媒体都干什么去了?梁文道没有说,也不需说。而我却避重就轻地想起了1919年罗家伦在《新潮》上所说的“新闻记者缺少常识”的话,他认为“一般新闻记者,除了最少数受过完全教育的,或是真有志向学的而外,其余约分二类。一类是‘斗方名士’同‘末路官僚’,一类就是堕落的青年。两类人都只会做几篇‘策论式’的论述,甚至中学教育都未曾完成,就‘摇笔纵论天下事’了。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一切纪事的眼光非常之短’,‘各报无精彩的评论’”。说的是五四时期的事,如果把当时的中学教育略等于现在的大学,情况也就略同于今了。

现在,人人都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挂在嘴边,而真正身处公共领域,掌握话语权的人,却往往是并不想表达什么的人。看看报亭里大量外表华丽,却是以极低成本运作的“百衲报纸”、“百衲杂志”,这里有琐碎的关照,有矫情的格调,有商业的媚俗,却惟独没有思想,没有常识。

作为媒体前辈的陈独秀也早就精辟地说过:“凡是一种杂志,必须是一个人一团体有一种主张不得不发表,才有发行的必要;若是没有一定的个人或团体负责任,东拉人做文章,西请人投稿,这种“百衲”杂志,实在是没有办的必要。”

常识早已是常识,只是我们不知,或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知道罢了。

有些常识是我们并不愿知道而不幸知道了的,比如娱乐圈的潜规则。通过《贾想》,人们知道电影界也有告密的传统,而要自己的电影得到官方的鼎立支持,必须要跟某些机要部门的人混得跟哥们儿一样,还可以方便随时告发他人。如果做不到,最好想办法得到海外某大师的青睐,这样才有资本跟所谓的主流文化死磕。

《贾想》里还说出了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常识,看了那篇文章后,我回想三分钟,然后恐怖地意识到,原来贾导说的是真的,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里,国内真的并没有生产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如阿城先生所说,中国电影的性格应该乃是“世俗”),到第六代为止,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官方叙事”。

书里也解释了一些貌似令人困惑的常识性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给电影院贡献几十大元看《黄金甲》之类的大片,而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电影只“吝啬”地花5块买个盗版盘?

最后,对于“常识”,其实我有一个很邪恶的想法:那些总是热心地想把他的“常识”(其实也包含着他的价值观)兜售给你的人,往往是想让你变成跟他一样的人。因为常识很快会变成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人群很容易就被割裂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彼此诋毁,老死不相往来,最终走向自恋的尽头。

常识之后应该提倡什么?大概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吧?两者谁应该在前,谁应该在后,这也是个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