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评论这本书,只是有这本书想到了蓝,基耶斯特洛夫斯基,还有自由。
========================================================
作为一个电影业余爱好者,我通常都是像其他人一样,为了消遣,娱乐,发泄或者寻找某种渠道的认同来看电影的。因此,直觉得感知和对画面本身的迷恋成就了我观赏电影最大的***,当一部电影结束,大多数的时候,不管是欢笑,眼泪抑或是不屑都随之匆匆落幕。印象深刻的,或许是电影触动了我内心的某处神经,抑或是挑动了我知识结构中的一块瓦砾,而引发我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思考社会和人生,更多的,我选择通过电影向我阐释的影像和意义来反思自己的知识,我渴望读懂电影中深层次的意味并且加以自身的感知。然而很多时候,当我观影后想要记述一些东西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语言的无力,我无法述说电影本身所产生的张力的来源,也无法在自己叙述的过程中找到逻辑的起点。而《电影批评》从一个基础而深刻的方面给了我一些思想和理论的渊源。
正如作者所说:“在银幕世界面前,电影视听语言的编码,难于为观众直观地发现、辨识;于是,人人都可以‘看懂’电影”,人们更多地专注于“影片中故事、情境、演员的表演是否‘真实’的议论至上,仿佛‘真实’式一个永恒存在、不言自明的参照系统”,正如我开始所说,我总是希望渴求从电影中得到某些知识和思想的印证,然后将这些观察纳入到我认识的“艺术欣赏或文化消费的趣味与成规惯例” 当中。
这本书关注影片文本,主要是想透过文本,去表达某些哲学的,美学的、社会的问题。最后一种“影评”是将电影文本视为一种文化素材,和其他文本与社会现象一样,用以服务于思想建构。
自由之路
在阅读过程中,感触最深的还是作者对《蓝色》的解读以及对导演基耶斯特洛夫斯基的讲述。在此之前,《蓝色》一直是我的最爱,我常常感受到电影的美丽,疼痛以及刻骨铭心,但是又仿佛遮住了一层面纱,我总是觉得离电影很远,遥远而瑰丽的美感。我曾试图从一个国际背景,比如社会主义的解体的大的角度来理解电影,但是总是过于宽泛而显得生搬硬套,也试图分析影片中令人产生“惊颤体验” 的细节,比如女主角一系列表情,语态的转变,浸入咖啡的砂糖,女主角拎着箱子用手划过粗凛的墙壁之类种种,我总是难以更深地理解,而作者从电影作者论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性,读完后让我对电影本身,欧洲历史以及导演本人产生了很深的兴趣,同时也对“电影导演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基耶斯特洛夫斯基从更深的角度进行了观察和理解。
“基耶斯特洛夫斯基这位骤然闯入欧洲电影视野的‘迟到的天才’,当然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曾经被柏林墙所标志的冷战分界线的另一端:昔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走来。因此,他的作品序列与倡导并实践于欧美/昔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资本阵营的‘电影作者论’形成某些必然的错位。”
1957年,特吕弗在《电影手册》上谈到“明天的电影”问题:“在我看来,明天的电影较之小说更具有个性,如同一种信仰或一本日记那样,是属于个人和自传性的。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将经第一人称来表现自己和向我们叙述他们所经历的事情……”
而基耶斯特洛夫斯基正式这样一位走出社会主义氛围中的导演,他对于社会和对人本身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当社会主义解体之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大潮如潮水般倾泻涌入到人们心中,而导演是如何进行解读的呢。基耶斯特洛夫斯基选择了一个很个人的角度来讨论“红白蓝”,自由平等博爱,但是导演没有大张旗鼓地以一个宏大的角度来叙述,他说:“我从来都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考虑事物,当然我不想把我的电影做成一个宏大模式,或者在一个全球范围内,那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不相信社会存在,我不相信国家存在,我只是简单的想,我不知道,大概有六千万单独存在的法国人和四千万个体的波兰人,六千五百万独立的英国人,这是决定性的,他们都是有个性的单个人。” “你拍电影就要给人展示一些东西,带他们到其他地方,而你是否带着他们到一个幻觉或是理性的世界都不重要……很多人不理解我寻找的方向。他们认我,我背叛了我看待世界的道路……我从来不认为我背叛了我的想法和我生活的态度,迷信的祭坛,算命,预感,直觉,梦想,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类的内在生活,同时也是电影表现的最难之处。我努力从开始就努力到达那里,我是一个不知道却一直在寻找的人”。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称是“专业的悲观主义者”,他的悲观在于深刻的怀疑与反思,而他的专业则体现在他怀疑与反思的是人类精神世界永恒的困惑。《三色》探讨的是三色所象征的自由平等与博爱,导演没有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出发,却是着眼于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忧伤或欢喜,屈辱或尊严,低头神伤或泪眼朦胧隔窗相望的的姿势,都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有可能经历的细小感触。
基斯洛夫斯基认为,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因为,自由主义社会没有国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阶级道德一类的或虚构、或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所谓自由主义伦理,首先是对个人的道德承负力的脆弱的体认。在自由主义社会,个人的道德是怎样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过个体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自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负担。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蓝、白、红》三部曲要探讨这些价值理念的私人含义。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会制度中的大理念也体现为具体的个体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理念的味道,最恰当的办法是体味在这个生活制度中生活的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
社会主义的先师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有这样的评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也许,自由本身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人们总会先于自由的悖论中而无法自拔,“正所谓任何一种自由同时是一种囚禁,而任何一种囚禁,同时也意味着享有自由”,即耶斯特罗夫斯基以独特的形式向人们重新展示生活中这些理念,意味深长,没有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导演的严重是绝对的。蓝色是有关自由,那是讲什么自由?解脱旧爱的自由吗?自由的定义是什么?爱情的定义又是什么?在《蓝色》中,女主角“不断地逃离,逃离陷阱:爱,友谊和怜悯,她相信逃离会使她享有自由;但这场奔逃的前提,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暴力依然夺走了她曾经拥有的‘陷阱’或‘囚禁’:爱、友谊和怜悯。正是在这里,再度显露出了基耶斯特洛夫斯基的标识:法国三色旗中的蓝色象征着自由的理念和理想,但在影片《蓝色》中,蓝色却是最为直观的囚禁的形象。” “她用毁灭、用玷污,将自己变为一无所有,变为一个没有来处、没有历史的零。”
正是在《蓝色》中,一位有着独特深刻思考的导演为我们书写了生与死,记忆与遗忘,对生命的逾越,痛苦与煎熬。而对电影本身的光影、音乐以及内在的隐喻思考的解读使得我们能更加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同时也能让我们在把玩电影的过程中得电影之精髓,思电影之琐碎。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34:2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