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唐楼,追忆的能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32:48
  • 76

唐楼,追忆的能量

曹疏影

最早知道Stella So是在香港艺术中心2005年推出的“漫有引力”展览上,那次展览是近年香港本土漫画新能量的一次大集结。Stella So的作品是一幅极尽繁细能事的香港旧区全视角街景,笔触、色彩皆浓郁,以唐楼、招牌和早期公众市建为主的空间缔造很富想象力,各色人物处于其中,各有其姿态、事务,和一段神情。

这是我们常见的“怀旧”吗?不,一来这些空间和人物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占据着香港日常生活的常态,二来Stella So的画作没有那股利用旧式元素招徕新商机、成就新商品的轻浮味道。这样一种用意天真的心理化全景呈现,它的真和繁琐打动了我,在对生活常态一笔一勾的描摹(改写)中,个人体验以及预设主题势必反复经历考验、挑战和深化,直至这种体验和主题面向过去重新被完成,成为一种于视觉、于心理都堪称“新鲜”的“旧”。

又或者说,它根本不是什么“旧”,而是飞速旋转的世界里一个喘息和反思的借口,能量的聚发地。这样的方式,在文学或“严肃”艺术中多见,漫画中则少见,何况是年轻的漫画创作者笔下。

后来,陆续在《明报》上看到Stella So的“老少女”系列,似乎是一个独居于唐楼内的自闭漫画人,多绘制独居生活中的荒诞和趣味,社会、政治背景则在琐事间浮沉。每每看过,更念念不忘她绘过的那些楼宇和街区。

爱画旧区旧楼已经是Stella So的老习惯了。2002年,她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动画短片《好鬼栈》就以一座战前唐楼和唐楼内女鬼为主角,这部短片曾获2003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动画组”金奖,以及柏林Interfilm2003、杜林VideoEvento D’ arte2003等奖项,并曾于香港、北京、南韩、日本、纽约、德国、法国等地展出。今年6月出版的同名画集(副标题“不可思议的战前唐楼”)则以漫画手法重现短片的制作过程,从实地考察、创造角色、写剧本到置办道具,丝丝缕缕分享她独自完成(除配乐)这样作品的视觉过程。

“好鬼栈”粤语即非常可爱,英译very fantastic,作者亦根据内容取其字面一个“鬼”字。唐楼则是19世纪中后期至1960年代普遍兴建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香港的一种中西兼并式建筑,九龙和港岛北部都不难撞见。除了细部中西嫁接处各显神通外,它更神奇的地方在于住户们在极其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各种“僭建”:如用木窗和屋顶凭空建出的住屋,楼背后通向另一个空间的吊桥,撑住即将拆迁的唐楼的木支架,甚至唯玲珑是举的空中厕所。其起因则在于二战后,香港人口迅速增长,房屋短缺,不少唐楼都被分隔成更多的空间以供出租,有的阁间甚至就是在厕所或厨房上方简陋搭就。形形***的住客,于是便有形形***的铁花门、珲春,质地各异的门牌、信箱盒、神坛,和乱中有序的天线丛、挥春、咸鱼晾杆、霓虹招牌。抬头看唐楼,甚至不难看见夹在这一切之中的纸扎火龙球和半空中自生自长的大树。当铺、理发店、唐鞋店、旧式照相馆等专为街坊服务的小本商铺也经常这样乱挤在租金较便宜的空中楼阁上,再加上作为唐楼要素的旋转木楼梯和转角大窗,确实如同梦幻本身。

《好鬼栈》的主角是一名在唐楼里兼职倒“夜香”的少女,就是上门收集各家夜间尿水。叫做“夜香”,就像偏要在最不吉利的地方说一声“大吉利市”,典型的广式幽默避讳。这是一个典型的广式少女,做起事情来勤勉而快活,如果不倒夜香,她大概会成为四十年代的妹仔(丫鬟),六、七十年代的车衣女工,无论怎样,都是每月交钱给阿妈。而现在,她穿梭于大唐楼种种楼梯、走廊、吊桥之间,如越时光隧道。她身边的香港由20年代成长为40年代、6、70年代的香港,直至维多利亚海港两岸的标志建筑物出现,直至出现新式高层住宅一模一样的窗口,窗口里一模一样的人趴在一模一样的电脑前。是时,少女完成工作,从唐楼来到大街上,已然变成阿婆,时光与梦幻。

这里的梦幻是最真实的梦幻,因为它来自时光以及于时光各处上演不息的林林总总的生活本身,也来自为成就这种生活历练出来的智慧——唐楼住客对空间和生活的发掘,与Stella So对“九宫格”(7、80年代儿童练习毛笔字所用的绿格纸)的发掘一样,体现出一种有机的创意。称之为“有机”,乃是因为“创意”在这里兼具了必需、神奇和生长性诸种力量。《好鬼栈》就是一部在九宫格上打开无限空间的书和动画,九个方格创造了不同的角度、速度、错觉和数不尽的机关,它们和唐楼的木格大窗、高起高落的旋转台阶相互生发,又和少女神情、动作之间的节奏相呼应。有趣的是,这种种神奇又是漫不经心得来的,如同小孩子趴在格子纸上的一次游戏。作者的年轻也就在这种漫不经心的神奇中表现出来,想必当年在唐楼狭小阁间里突发奇想弄出一个“空中厕所”的住客亦是。

而这种漫不经心的神奇,也正是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商业逻辑、全球化景观迭相包围的生活情境中,一个精神健全的血肉之躯所能够采取的平静态度——当它面对种种残酷、浮华、功利乃至可见及不可见的暴力。

这平静得力于一种安全、固有的追忆情感,也得力于它重新讲述的历史图像——这一图像与那个耳熟能详的香港成功故事如此不同。诚然,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讲述,它也自有其剪裁和取向,比如我们不难想象到的狭窄空间中人际间的龃龉。只是此时此刻,与之心趣相通的人们是多么需要这种平静,唯有如此,当这种平静所依赖的情感和讲述方式一再被世界的发展铁腕所罔顾、所禁止,这种平静才能转而翻生为一种激荡的能量——而保留过这些平静的唐楼和街区们,更多曾经常旧常新的楼宇和街区们,正是这种能量的水到渠成的出口。

20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