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拜伦传》
现在买书之前,习惯先在豆瓣上看一下别人的评价,以作参考。这也是这个2.0网站最初的主要特色和功能。后来,随着“一小桌别有用心的人”越聚越多,各类小组渐渐将之偏向论坛化、时政化,再后来,也就是年初,在反“低俗化”运动扩大化的情况下,豆瓣管理层噤若寒蝉,一大批小组被关闭解散。再次回归书评时代。
另一个习惯是:小说类的书一般借阅,很少买。后来,随着99、卓越等购书网站上不断推出优质低价的小说,也开始顺带网购一些经典名著类小说。但是对于最近几年的新书,除了安妮、《追风筝的人》、《伊斯坦布尔》等外,还是以借阅为主。
原因是,心里对小说有偏见,以为消遣之物,知识性、可征引率不多;且对新书的信心不够,坐待时日检验。
有上面这番陈述,是因为现在要谈的这本《悲观主义的花朵》,就是在看了豆瓣书评后,被书名和网站推荐蛊惑,兴致勃勃去借来,带着些许期待甚至激动开始读,渐渐地被失望包围,终于又庆幸——幸亏不是买来的。
作者或许是一流的编剧(以《恋爱的犀牛》为代表作),但这小说,实在只能算是二三流的水准。尤其在与豆瓣上那么多推荐、追捧相反衬之下。
但是书中对“女文青”的在感情上的拧巴、纠结、穷折腾,称得上入木三分。塞尔维亚人帕维奇在他那本关于神秘部族哈扎尔的书里讲到过:“幸福到来的时刻,得给它加上一丁点儿轻微的苦涩:这样就能记得更牢。因为人对不愉快的时刻比对愉快的时刻记得更长久……”(P6),小说主人公——26岁的魔蝎座的编剧、自由职业者陶然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倾向认为我们最爱的人是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这是一种难得的天生禀赋,一种张弛有度的高技巧能力,因为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我们会爱他最久。”这段话可以看作全书的基调。
书中陶然及其同类的经历、认识可以典型代表一类文学女青年。一开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热衷于白色的棉布衬衫之类美好、纯洁的东西。然后开始一段以为美好实则畸形的“吸血鬼式爱情”,在与46岁的作家陈天的恋爱中,渴求和追逐“激情”。而陈天的爱恰恰“是‘很男人’的,是一种宽厚的情感,带着欣赏、宽容、体恤和爱护,完全的善意,没有占有欲,也没有现实的利弊考虑,让你在他的目光里慢慢开放。这是让女人变得幸福而美丽的爱情。但是这是审美的情感,会向一切他认为美好的人开放。”(P190)所以,陶然最终爱上的这个陈天实是有几个情人的“假情圣”。转而开始纠结于诸如“空虚”、“死亡”等概念,烙下灰暗心理(“美感毫无用处,爱情有害健康”P126),产生“不安感”(“不安感是我人生的支柱,一切事情的因由”P88)和恐惧(“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忍受是容易的,但你一旦知道你将遭遇到什么,你就会心怀恐惧。这就是年纪越大的人越缺乏勇气的原因”P62)。接着慢慢醒悟、超脱:“某一天,当我明白其实我们并不具备获得幸福的天赋,年轻时长期折磨着我的痛苦便消逝了。”(P2)“人对他人的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越安详。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的需求适可而止”。(P120-121)最终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或虚无论者:“没有哪一位神祗给予的东西能令我们获得永恒的幸福。对于人的天性既不抱有好感,也不抱有信任”(P2)“远离风月情事,远离情感纠缠,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人间琐事”( P28)
陶然跟陈天的爱情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那句经典的话:“当她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种卑微中自喜、“爱上爱情”而内心抓狂、在“美丽的痛苦”里自怜自哀自残自伤自己折腾自己的感情状态无所谓好或者不好,但是到底总非我们最终所愿,很大程度上也因此而牵连到了对这本书的态度。
有人说书中的男主角“陈天”是在指代王朔、石康,又有人说是王小波,倒还是有那么一点像。譬如陈天的小说名叫《田园》、《我的欢乐时代》(时代三部曲?),曾有作品《小童的天空》被改编成香港电影(《东宫西宫》?),死后出了文集。当然,这种联系更多地可能只是附会。
因着对于借阅的书,总想要等写了读书笔记才能算“据为己有”的私见,这书借了都快有半年了。现在总算可以去还了。真好。
2009年3月16—17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31:3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