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人人都是李鸿章》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29:27
  • 80

晚清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两位最著名的权臣曾国藩与李鸿章,杨国强如此评价“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褒曾贬李。

曾国藩显然更是一个旧贵族,前半生悠闲自得,在人情事故,道德文章,学问考据之中磨砺许久,然后再遭遇一场千古未有大变,虽不乏创新之意,但却仍力图维护传统之人,而他的人格,与其前半生悠闲而厚实的积淀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已经绝迹,再看到起码等半个世纪,倒是杨国强看轻的李鸿章让今人更易感同身受。

李鸿章以军功出身,因有实绩而迅速升迁,而身居一定的职位之后,则又投入到另一场“战争”中,忙于洋务,整个一生都在忙着做各种各样的事。虽然早年也混过翰林,但年头不长,1847年24岁就中进士,1853年刚30岁就回安徽办团练打太平军去了,24岁前应该也是忙于八股文章考科举,估计也就是个考试天才,跟现在诸多的名校学子一样,也没什么真学问,或者说于儒学的浸淫不深。

这样出来的李鸿章在坚守义理,注重自身修养方面,不如曾国藩,在制造舆论方面,甚至不如后于他的张之洞,在晚清诸人之中,是被非议最多的一个。

然而李鸿章确实是办实事的一个人,也是晚清诸人当中与我们父辈那批人气质最接近的。李鸿章曾致书与曾国藩论洋务,称“苦做下学功夫,做到那处,说到那处。”而且自信“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一百多年之后改革开发,小平发话要“不争论”,“要摸着石头过河”,两者的实干味道颇似。有趣的是,杨国强给李鸿章下的定义是,没有义理之学的洋务巨擎,而***也被一些人也总结为没理论,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但李鸿章这种专注于事功的做法,却着实引来不少后患。究李鸿章一生,一直在与朝廷御史打嘴巴仗,虽然御史有些东西的确迂腐不堪,但李鸿章做事强调实利,办洋务也事事言明利害,有御史弹劾他“是洋人以利啖李鸿章,而李鸿章以利误国家也。”

以利害来分析判断事务,总是眼光短浅的,以至于梁启超以“不学无术”四个字来定义这位晚清名臣,而这四个字,也把李鸿章一生忙于实务,缺乏学问积淀,见识短浅,以及在他主导下洋务运动缺乏理论的功利主义特性描绘的极其深刻。

而与曾国藩比,在用人方面,李鸿章更因偏重利害而有所不逮,洋务运动的一帮子人,包括李鸿章在内,都与曾国藩有关,一时名臣无数,而李鸿章死后,大臣中能撑危局者,却只剩下了一个袁世凯,而且这家伙真正的发迹也跟李鸿章关系不大。杨国强分析认为,李鸿章办事重利,为其做事之人也多为利所驱,而李自己用人,也多重于才干,“文章道德,尚在其次”。有人评道,李鸿章之人格,能入人脑,而不能入人心。在一个时局多变的时代,以利聚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下盛怀宣、唐廷枢、徐润等人无不是借助兴办洋务之力中饱私囊,而盛怀宣更是因为“与民争利”而引发四川路权运动而致使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举有机可乘,因而被《清史稿》列为“误国首恶”。

话要说到这儿,现今之世,可谓人人都是李鸿章。

但李鸿章超脱之处也让人感慨,他未尝不明白自己的弱点,在谈及曾国藩时,他往往是非常自卑的,晚年他曾称,“我老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自卓绝一世,然读书写字,至老不倦。我却愧一分传受不得,自悔盛年不学,全恃一股虚矫之气,任意胡弄,其实没有根底。”

近几年的一些清末电视剧,在归纳甲午失败之因时,往往要提到李鸿章的私利作祟,例如把北洋水师看成私家军队,天天呵护着,生怕受损。但这种说法早在清代便有,给北洋海军每年四百万的拨款,早在慈禧修圆明园之前便不能落实,户部处处牵制,也是出于防止李鸿章势力过于膨胀的传统考量。而李鸿章二十年的惨淡经营,换来的却是甲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自己得来国耻与骂名。在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自己也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实能放手办理?”

但李鸿章算得上是一个有担当的人,马关条约签订,明摆着是个找骂的活,李鸿章邀请主战派翁同龢同往,被拒绝,军机处的其他几位大臣也“相对默默”,最后结果是李鸿章一个人去日本找骂,并遇刺,脸部中枪,却拒绝手术,坚持速速议和,就在他下榻之处的窗外,可以目睹日本的运兵船源源不断地驶出,其自述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以误国乎?死生有命,我宁死无割。”

甲午引发世事大变,这时候,我们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石沉大海,便转头当愤青,做革命党造反去了,其造反的办法说起来也很不耻,就是在海外华人那里坑蒙拐骗去买军火,回来在国内跟些黑社会勾肩搭背。

康有为他们也搞公车上书,成立什么强学会,要搞维新,而在其时,李鸿章也曾捐过两千两银子,要求入会,结果被拒绝,本来嘛,要不是你这家伙打了败仗,还去签什么马关条约卖国,我们也不会着急搞维新,你还想入会?切!

但几年以后风云突变,维新六君子在菜市口掉了脑袋,加入过强学会的其他的权臣如张之洞等不发一言,唯独李鸿章在慈禧面前说,他们要废立太后您的事我不知道,但如果你说变法的都是康党的话那我就是康党。慈禧听完默然。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在都中逢人辄语云:康有为吾不如也”。这真是有点人老不畏死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