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朗读者》:无法定义的人生命题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29:01
  • 70

《朗读者》是一本无法确切定义的小说。是爱情吗?或者只是少年的成长故事?抑或可以说,是一个女人的赎罪之旅:开始于一段反伦常的爱情,结束于某种西西弗斯式的灵魂忏悔。而无论怎么看,它都不是一本能让人轻松的小说。这本典型的德国小说充满形而上的思辨,一如德国人性格里的克制与隐忍、缜密与刻板、残酷与严苛,注定不会仅仅止步于肤浅与平庸。

15岁的病弱男孩米夏尔•伯格与36岁的女子汉娜在街头相遇,引发出一段忘年恋。他迷恋她身体的味道,从抚摸中学到成长。朗读仿佛是一种仪式,他为她朗读,她回报以***。他从半开的大门里偷窥她穿长统袜的样子,“她把卷好的长统袜套到脚上,然后把脚放到了椅子上,把长统袜从小腿肚提到膝盖,再从膝盖提到大腿……”本哈德•斯林克用尽笔墨写尽这对单纯的反伦常情人。文字与道德无涉,轻盈之中映出某种纯真,干净到彻底。仿佛能窥见作者温柔的目光。他带着某种欣赏,纵容着米夏尔的恣意成长。

然而这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小说。爱情不是惟一主题,而是一个关于命运的隐喻。看过了那些温暖的抚摸,也才更能体会囚牢的冰冷。身为法学专家的斯林克惯于用冷静的理性来处理伤痛。法律的公正与严密表现在小说里就成为一种几乎不带有感***彩的精简文字,而这种简约却往往挟带有逼人的寒气,冷酷到了极致。如果说第一段故事里仍有着春日阳光一般的温煦,那么接下来的法庭审判则将所有人置于孤绝的深渊。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罪恶因子也便统统复苏。多年以后,米夏尔意外地与汉娜重逢,他是法庭实习生,而她是战犯——汉娜一直保有这个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看守。

叩问历史的记忆,常常是战后德国小说共有的主题。老年格拉斯曾在名为《剥洋葱》的回忆录里坦然自曝年轻时曾当过党卫队军人的惊人内幕。而这不仅仅是属于格拉斯的个人记忆,亦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集体伤痛。战后第二代的斯林克同样面临这个无法逃避的沉重话题。伤害与救赎是他小说的一贯题目。无论是《朗读者》、《爱之逃循》或者《回归》,战争阴影始终是压在读者心头的一块巨石。本书中,因为蒙昧无知被驱使犯下罪责的汉娜不会得到宽恕。那种蔓延在文字里的沉重,像是一把刀,不偏不倚正命中每个人渐渐麻木不仁的内心。某种深刻的隐痛,连同鲜血淋漓的伤口,让人不忍卒睹。

朗读是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朗读也是汉娜与残酷世界的惟一联系。伯格作为汉娜的朗读者,从最初的不伦之恋,直至汉娜被判终生监禁,一直为她朗读。虽然汉娜最后的结局仍然逃不出死亡,但在读到她留在囚室床头的诗句“春天让它蓝色的飘带在空中再次飘扬”时,我们看到了某种希望与救赎,看到了斯林克藏在平静文字之下隐隐的浮世悲悯。这就像是暗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的黑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