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燕园拾尘《不止十年的成长感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28:17
  • 56

以经济确切说以金融为专业,整天钻研货币、股票和证券等为志业的学者还能够如此沉得下心来撰写文学读书笔记,阐述对人生虔诚而沉静的思考,记录一位位可敬可爱的学者,是多么让人惊奇、敬意和欢心呢。王曙光的《燕园拾尘》不像某些以怀念北大为卖座的畅销书,它里面有禅学中的悟,有他本人在燕园里的十年成长记忆,有像郁达夫所说的“清水一样的愁”。

一、救赎

原《经济观察报》总监邹波在初读许知远的书时对知远充满了隔膜和敌意。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书中激情宣布自己理想时总习惯性地使用极富北大色彩的词汇,燕园、未名湖、楼宇、三角地等,从他的文章里喷薄而出。这让不是北大毕业,只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游荡过北大对之充满敬意而自身深感渺小的邹波觉得十分矜持和惭愧。那时的知远年轻朝气可爱有才气,又有忧患责任意识,这才让邹波得以释怀。而张曙光在这本书里极力稀释这些私密话词汇,不用“我们北大”之类云云,也极力避免个人色彩和叙事,于是我们看到他这十年来沉淀的记忆。

对苦难,曙光有很深的认识,读到“没有不经历艰辛就可以得到救赎”不禁让我反思自己救赎之路,那是多么地荒唐、幼稚、成本低廉,妄图通过几小时的阅读,若干封信件,长途电话,当面交谈得以实现,这怎么可能呢?

回忆是没有多少建设性的,所以人不应该被回忆所侵蚀。

二、职业

我对职业的恐惧有二:一是寻找适合职业过程的艰辛和挫折感,二是有了职业之后,关系的复杂化和生活的单调性。职业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功利地求生存求发展的手段,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却不能将太多的精力和信任托付于它。

曙光承认职业的单一节奏是现在年轻人不愿忍受的。不开心了,不满意了,选择求变跳槽是大多数年轻人近于本能的选择。可是他还说在职业的功利性作用之外它还能给人一中可触摸依赖的存在感。

存在感,这三个字是很能打动人心的。现在的焦虑、烦躁正是缺乏了这种沉甸甸的存在感。许三多的不放弃、不抛弃,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是他对军人存在感的解读,柴静一节文弱书生,屡次挑战质疑,也是她对记者存在感的感悟。

做有存在感的工作,担任一份职业,也是志业。

三、爱情

顽皮的李敖在“泛道德化”文化语境下做了“花花公子”。他的爱情账簿上填满了太多性情迥异的女子。李敖有诗云: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别人的爱情像天长,我的爱情短。又云:有情可要恋爱,然后就去远行,惟有恋得短暂,才能爱得永恒。真是历经爱情磨难酸甜后的血泪总结。

而曙光笔下的爱情却是另一种境界。他在《爱:虔诚而沉静地等待》里写到爱情的纯洁、真挚、清澈。“爱,应该使人生变得更加澄澈,她为对方展现出一个更加广大的世界,一个心灵被另一个心灵所开启,所激发,所浸润,两个心灵为相互的呵护和温暖而变得更加圆满,更臻于一种丰润富饶的境地。”“即使在苦痛甚至苦难中,我们也要永远寄希望于它。”

在爱情里,没有人能逃避苦难和彷徨,需要在忍耐力学习,在道路上跋涉使之成为箴言。

四、人生

“人生诚然凡庸而平静,但是生命敢于承担自身的无意义而不悲怨哀叹消沉堕落,而是隐忍坚韧地生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骄傲,是心的力量,是不可征服的意志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