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死在這裡也不錯《活在这里也很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25:36
  • 63

桌上放着马家辉最新出版的《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在序言里他说:“或许我有隐隐空想,寄望经由岁月的叙述得以逃离时间的束缚,时间抓不到我,我是时间的逃犯。让时间在岁月的书写里迷路,而由此,我重生。”近年来马博士出书上瘾,隔几月便有新书推出,原因大抵就是如此吧。

初识马家辉是请他为电视台的一档谈话节目做嘉宾。他善谈,带着马家辉式的幽默;他敏感,却又透着豁达;他也细致。第一次来录节目时他记得给多年未见的朋友带手信;每次把将要讨论的话题相关资料发给他后都会收到他致谢的邮件;在多人一起聊天的场合他一定会照顾每个人的情绪。

我固执地相信文字和人之间的联系,一个细致的人势必会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于是文字也会是细致的。从《江湖有事》、《爱恋无声》到最新的《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马家辉用细腻甚至琐碎的文字记下了爱恨纠结,自己的,别人的。然而在他新近出版的书中,有一本却略不同。也许是游记的关系,《死在这里也不错》除了一贯的细致、缠绵,更多了份旅途的不确定和无常感。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虽说人到了中年和死亡相关的讯息似乎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友人就说过近两年来他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从通讯录中删掉去世朋友的联络方式,可如此***地把一本游记和人的终极归宿联系起来却也算是颇为大胆了。虽然书名够耸动,但整本书从头至尾读下来却是些和行走相关的小故事、小感悟、小哲理,淡然而温暖。这些带着淡淡情绪的文字加上独特的书名和颇有意思的源起,于是,便有了这次对话。

一、

“二十八岁那年读过一篇台湾小说,女作家说:我和身边的人约定,到了四十五岁那年,可以独自出去旅行一年,回家后,彼此不准探问对方去过哪里,做过什么,而他比我年长一岁,所以应该是他先出门。

当时合上小说,有样学样,我和R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义无反顾地提出了相同的约定。”

马家辉今年四十五岁,他没有出门旅行,而是选择了纸上行旅,用这样的一本游记来实现当初的约定。这是这本书的源起。

杜婷:是什么让你记得这个十几年前的的约定?

马家辉:其实并没有刻意记得,只是偶尔会想起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约定。从二十多岁走到四十多岁,已经有足够的经验让我知道刻意经营是没用的。而且坦白讲你能履行那个约定,背后原因也不一定是你坚持做,是因为有其他的原因让你能够做得到,例如机会、巧合等等。换个角度来看,做不到也有各种原因,生命无常,因此也无需过于执着。

杜婷:现在回过头来怎么看当初的约定?

马家辉:当初约定的时候的确自己是感动了,对方也感动了,感动过的那种感觉还在,甚至那个场景我还清晰记得。现在回过头来看,约定就约定了吧。我时常觉得即便你明知道这个约定是假的,但如果你讲这个约定会让对方开心,那你就让她开心一下好了。人生太无常了,搞不好哪天就不在了。谁知道呢?就像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白流苏:“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而且很多事情,很多话,你那时候不说以后都没办法说了,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二、

“那是艺术节进行期间的明朗八月,天空铺展了不同层次的蓝,纯净澄洁得像打了灯的舞台布景,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路边小摊上绑扎了吉卜赛式的发饰,远远望着我笑、挥手,令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舒坦。突然,我是多么渴望生命静止于这一刻,让一切停下来,让所有眼前的影像定格下来,让周遭的声音全部退场,让我躺下,把这一刻作为生命剧本的最后一幕。”

这段自序中的文字是书名《死在这里也不错》的由来。

杜婷:从这本书的书名可以看出你并不避讳谈死亡,你甚至还愿意用死亡来定格一幕绝美的场景。

马家辉:英语里有句话叫“it's a good place to die”,好的地方就会给你感觉到死在这里你也干净。这感觉有些像谈恋爱吧,你碰到一个你爱的人你就想和他一起,时间终止也无所谓,最好时间永远停留在那里。

杜婷:看上去你对死亡很坦然。

马家辉:总是要面对的。这两年我几乎每隔一个月都会写一篇给朋友的悼文,有些是前辈,也有些是同龄人。看着这些人的离去,就想起梁实秋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人过了四十岁,谁先死都不知道。”

我们说起了罗志华的死。罗志华是香港一家结业书店——青文书局的老板,今年初在整理货仓时被倒下的书压死。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两周后。

马家辉:原本以为青文的倒闭是不幸了,可更大的不幸还在后头。如果青文不倒,罗志华就不用把书堆放在货仓,更不会有之后的死亡。一个爱书之人终被书压死,死亡这个东西还真是奇怪,它永远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死神总爱和我们开玩笑。

因对死亡的颇多感触,马家辉在新书《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中用一个章节专门来讲和死亡相关的故事。而在为其找配图时发生的一个巧合让他记忆深刻。

马家辉:我在找配图的时候,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我丈母娘临终前的照片。在老人最后的那段日子,有一天她突然说想看海,她女儿就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她到海边,照片就是那时拍下的。一边看照片我一边在想老人临终前为什么提出要去看海呢?就在重遇照片的第二天,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来看我,带给我一本一个法国作家写的小说,书名叫《快乐时光》。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男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搬到养老院居住。巧合的是这篇小说的结尾,一位病重的老妇在临终前让男子带她去看海,而男子的疑问和我的一模一样,人在临终前为什么要去看海?看到那儿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如此因缘巧合。好像这本书就专门是针对我的疑问来送一个答案给我。

在《快乐时光》中,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为什么她要选择海洋呢?会不会她想寻觅的是广阔的空间,以便让自己有个容身之处,以便在永恒与她之间建立联系?大海会使人感到谦逊,会让人愈来愈虚心。她需要这盏最后的明灯,也需要这样的鼓舞,才能无怨无悔死去。”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真的说服了马家辉,不过对他而言此时答案也许并不重要了吧。

三、

在访问中,马家辉提及了一个故事。某个清晨,他从伦敦搭车去牛津与太太会合,总是搭错车下错站的他这次又是提早了一站下车。拿着印有太太名字和酒店地址的订房单,他先是问了几位路人,未果。四顾茫然时看到街角有家小客栈,他走过去敲门询问。应门的男子看了订房单,说:“这家酒店的地址我不知道,但如果你找的是这位客人,她就住在楼上。”他不相信,但确实在那家小客栈楼上的房间里找到了他太太。原来,他太太临时改了地址,忘记通知他。而他在下错车后居然意外地敲了她的酒店门。人总喜欢用缘份来为爱情的前世今生做些注解,但该是怎样的缘份会有如此匪夷所思的巧合。

马家辉说当生命中的这些巧合和不可思议一再发生时,就会觉得冥冥之中也许有双手在安排这一切,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奇妙。他说他会再出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做《活在这里也很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