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帝的微笑——再次遇见昆德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17:33
  • 59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是米兰?昆德拉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后在颁奖典礼上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昆德拉无疑是具有哲人风范的一位作家。读他的小说,让人不敢一目十行,而必须是慢慢的一字一句地去解读。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具有强烈的粘性,只为你的目光在他的思想上多一秒的停留,多一秒的思索,而他,正躲在文字的后面偷偷的发笑呢。“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昆德拉给了小说一个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

朋友搬家后把一箱书留在了我这儿,诸多的杂事让我对它少有注意。而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我慵懒的眼眸却突然因了其中慵懒地摆放其上的那本书而大放异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心中涌起一股暖暖的怀旧的感觉。我不禁对自己微微一笑。

那时候在大学里,昆德拉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读昆德拉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时尚,那时候是靠着思想就能生存下去的。那时候,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了。躁动不安的空气,使人们一度离他远去。如今,人们又回来了。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个消息,说在非典肆虐书业萧条的情况下,上海译文版强行推出的“昆德拉系列”首批四部作品竟然再次成了畅销书。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人读昆德拉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与昆德拉小说所表现的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人的命运有某种契合,那么现在,时代变了,社会背景变了,是什么促使我们再次翻开昆德拉呢?

是上帝的微笑。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永远能给你新的感觉新的体会,让你产生无尽的渴望和遐想。当你的思想开始在文字中间与作者共舞时,你看到了上帝的微笑;同时,上帝也看到了你的微笑。昆德拉是狡猾的,他用一种表面上的媚俗,达到对他所深恶痛绝的“媚俗”的彻底推翻。他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一项事业,那就是反媚俗。可是他的小说题材往往是媚俗的。不管是《为了告别的聚会》、《永恒欲望的金萍果》、《搭车游戏》,还是他最出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都是以***为题材。他的睿智之处正在于此。***只是一个角度,从中可以挖掘出深埋在人性中最难以言说的秘密,像一个心理医生那样去解剖众生。***只是一个工具,所要解决的却是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对我们人类最体贴的关怀。当外国军队的坦克闯进你的家园,当一个民族的尊严被无情的践踏,当社会秩序变的一片混乱——平时腼腆羞涩的少女开始撩起裙子勾引入侵的大兵,你最要好的朋友成了出卖你的叛徒,专家被警探们从他的岗位上赶下来,人们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疯狂,无所适从的知识分子只能在***中维持一个原本应该正常的生活。无尽的***,欲望,偷情,堕落,等等。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选择是痛苦无奈的,畸形的***,叛逆的***,性在这里成了一种对待社会压迫的最无奈却又最强劲的武器。

仅仅一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让我惊叹不已了。我须如此小心翼翼地看,以至害怕任何的一个疏忽都会漏掉其中的一处精彩。曾幼稚地想像中学生那样把其中精彩不过的地方抄录下来,可是越看越觉得没有可能——我最好是把整本书背下来吧!米兰?昆德拉用他那敏锐深邃的目光给我们的世界做了一个精确的定义:

爱情:“爱情不会使人产生***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背叛:“在此之前,她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新的道路,通向种种背叛的惊险。可倘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怎么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性与爱:“如果说,性亢奋使我们的造物主为了自己取乐而用的一种装置,那么爱就是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能使我们摆脱造物主。”

错误的美:“世界上的美整个儿消失以前,美还会依赖着失误而存在一阵子。‘错误的美’——这是美的历史上最后一个阶段。”

热情分子:“罪恶的当局并非由犯罪分子组成,而是由热情分子组成的。他们确认自己发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通道,如此英勇地捍卫这条通道,竟可以迫不得已地处死许多人。后来的现实清楚表明,没有什么天堂,只是热情分子成了杀人凶手。”

三三原则:“重要的是坚持三三原则,就是说,如果你一下子与某位女人连续三次幽会,以后就肯定告吹。要是你打算与某位女人的关系地久天长,那么你们的幽会,每次至少得相隔三周。”

如果你在昆德拉的书中只看到了***和***,那么你已经被作者放逐,那么你去看看中国的那些致力于身体写作的“宝贝”们所写的东西或许更恰当。昆德拉用他的小说建构了他的哲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情节只是假象,它带领你去细细体味,那用古典优雅的语言所含蕴的微妙的语境,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对生命的追问。也有很多人把他的小说当作政治小说来读,被书中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所迷惑,有意或无意地把昆德拉及其作品放在道德批判或意识形态批评的对立面,却恰恰忽视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小说家不是代言人”,昆德拉想在小说中告诉我们的,昆德拉在小说中一直苦苦探寻的,只是这样两个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