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1978-2008私人阅读史《当阅读渐成历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14:04
  • 72

当阅读渐成历史

——我读《私人阅读史1978—2008》

当我在台灯下摊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来描述那一晚的心情,兴奋?有之。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而对于一个自认为对书还有几丝敬意与偏爱的人来说,这样的一本书肯定会让他兴奋;失落?有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话”,而更确切地说是一本关于阅读的“史书”。这就让我沮丧起来了,何时“阅读”已成为“史”了?每时每刻都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好端端地怎么就成了一缕往事了呢?假如这样的往事都载入史册的话,我们不能不为能拥有这样的一部历史而感到羞耻和悲哀。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部书还是挑起了我很大的阅读欲,不为别的,就冲着书名上的“私人”二字,有了这两个字,不管是关于这本书,还是关于“阅读”这样一种历史,都会变得可爱起来,要知道,“阅读”从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那种举国上下男女老少人怀里揣着同一本书的“集体阅读”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本书的受访者之一止庵先生就提倡要“把‘我’和‘我们’分开”。所以说,要是“阅读”真已成为一段历史,只要是“私人”的,那么,追忆起来或许还有几丝鲜活。

言归正传,回到这本书上来。总体来看,这是一本轻松而又极富阅读***的书,轻松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本什么高深的理论或学术著作,像那样的“大部头”,一般是无人问津的,别说是业余的读者,就是对于那些很专业的从事者来说,也是很难“啃”的,这种“砖头”,其实早已不是用来读的了,而是作“敲门”之用。谢泳先生在他的近作《靠不住的历史》一书中说道:业余的专业是最理想的境界。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说,读“闲书”往往收获得更多。此书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为“书单”,一为“阅读史”。书单并没什么阅读价值,只是有点参考价值罢了。而“阅读史”就不一样了,它不但是受访者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阅读往事,更反映了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我所说的“极富阅读***”就是从这方面来说的。

三十四位受访者,三十四份书单,仔细比较一下各位受访者所列的书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所列的书目大多以八十年代出版的居多,九十年代次之,新世纪的头十年更次之(后来重版的不计入),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不管是阅读数量,还是阅读范围,都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在讲述自己的阅读历史的时候,都提到了这个现象;第二,市场上有品味有价值的出版物也在不断地下滑,取而待之的是一些“成功学”、“厚黑学”、“非主流”之类的出版物。这个就不消说了,自己去各大书城的排行榜看看就知道。

书中的这些受访者,可谓都是一时之选:大学教授陈思和、学术个体户谢泳、著名学者李辉……。都是从非常时期走过来的一代。他们大致经过了从“建立了阅读兴趣”,到“禁书禁读的年代”,再到“书读完了”这样一段人生岁月。没有书读的年代,却有极其强烈的阅读氛围,这样的年代是很让人不可思议的,但同时也是很让人向往的。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时不时地呈现出几个人聚在一起如饥似渴地读“黄(灰)皮书”的画面。返观我们生活的当下,情况恰好颠倒了过来。正如张冠生所说:当年是人排着长队等书,现在是书排着长队等人。可以简单地说,他们那一代人基本上是在反思的废墟上建立自己的阅读框架的,这种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反思、对所生活的时代的反思,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的反思等等。应该来说,这才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最终融化为“内我”的阅读。

特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了一下,“阅读”是指“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重点不是在“看”,而是在“领会”。这就让我对当下的很多阅读现象有点释然了,其实,假如要从词典里的这个意思来看,现在大多数人的“阅读”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充其量叫“看书”,都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而还有一部分人可能连这个层面都没达到,只能叫“翻书”了,做做样子,好歹也表明自己是喜欢书的,正如有时候班主任在早自习时责问他的学生一样:你们都在替我读书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