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钱锺书英文文集《毛选》的翻译工作,钱钟书只是做一小部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12:30
  • 70

“社会流传甚广的钱钟书主持英译“毛选”工作的说法其实是张冠李戴,真正主持该项工作的是曾任中央英译毛选委员会主任的徐永煐。”

-----------------------------------------------------------

判断是否中式英语有个很简单的规则,即是否能娴熟使用撒克逊词汇和内建古典语言语法,但不管中国人的英文怎么好,总会有其本族语痕迹,而如果有英文为母语的语言工作人士配合,则可以完全脱去中式味道。

最近大致把《钱钟书英文文选》浏览了一下,文中钱钟书的英文洋溢着浓厚的中式英语味道,但《毛选》的英文,却是属于英文母语作家级的,这让我迷惑。网络搜索了一下,终于释然,原来《毛选》翻译工作,是中英语言精英的集体成果,钱钟书不过是配角,主角是徐永煐。

以下主要根据官方资料:

徐永煐,美共中国局创始人和“毛选”英译主持人。20世纪20年代,徐永煐和施滉、冀朝鼎等远赴重洋,在美国创建了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的美共中国局,他们在海外的传奇经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社会流传甚广的钱钟书主持英译“毛选”工作的说法其实是张冠李戴,真正主持该项工作的是曾任中央英译毛选委员会主任的徐永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people/2006-06/27/content_7364713.htm

徐永煐的儿子徐庆束说:

“1950—53年及1960年先父任中央《毛选》英译委员会主任、主持翻译《***选集》事。其间,参加翻译者人数众多,主要定稿人除先父外,还有钱锺书、金岳霖、冀朝鼎、唐明照、孟用潜、程镇球、裘克安及外国友人爱德乐(Sol Adler)、柯弗兰(Frank Coe)、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马尼娅(Manya Reiss)、李敦白(Sid Rittenburg)等。”

http://kui-shi.blog.hexun.com/9234986_d.html

“周恩来曾说,他认识的中国人,英文最好的有“两个半”:“半个”是宋庆龄,因中文差些;“两个”里一个是徐永煐,另一个有说陈翰笙,有说冀朝鼎的。这里所谓英文好是指“中译英”——50年代中国组织《***选集》英译,正是徐永煐被选派担纲此事、4卷“毛选”始终由他主持译成英文,而他身后亦有若干翻译论着传世。”

http://xusuizhi.blshe.com/post/3238/51634

《毛选》在 1945 年之前就开始翻译,1945 年美共中国局书记的徐永煐让中国局组织翻译审订。后来由浦寿昌(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周恩来外事秘书)负责翻译。1950 年 5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毛选英译委员会成立,徐永煐任主任。后来陆续参加该委员会的,有金岳霖、钱锺书、王佐良、郑儒箴等名流学者,也有唐明照、浦寿昌、章汉夫、冀朝鼎等中共党内干部。前者多承担翻译,后者在工余审稿。(《人物》2003年第6期)

http://www.gmw.cn/CONTENT/2004-11/22/content_133565.htm

“毛选英译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凝聚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翻译家的智慧和心血。其间,徐永煐既是实际的翻译者,更是组织者。

张淑义四妹张澍智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解放前曾在美国新闻处驻天津机构工作,徐永煐也邀请她参加英译毛选。张澍智回忆说,当时她自觉英文还可以,愿意参加,便随姐夫旁听过一次会。但听了专家们的讨论之后,发现自己实在不能胜任,于是知难而退。

侯外庐之女侯均初回忆,1961年徐永煐因病住院,她去探视,恰遇钱锺书、爱泼斯坦、马海德在病房和舅舅讨论译稿,是关于《纪念白求恩》结尾那段:“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钱锺书强调它们在英文里是一个意思,如果直译,意思重叠,读者就会问为什么。舅舅则说这“几种人”在中文里有细微差别,主张直译。侯均初感慨道:我当时真羡慕他们有这么大的学问。”

徐永煐说:“上星期我参加一次审稿会议,一下午完成了英文四百字。五十万字修改一遍,即须四年以上。这个局势不是不能补救的。首先是在既有的民主作风的基础上,加强集中。

我建议由程镇球、SOL、钱锺书三人,组成咨询小组。

咨询小组人选,是根据红专集合的原则。镇球同志近年来实际上是用潜同志政治上和技术上的助手,他熟悉稿件情况。SOL政治水平甚高,英文在洋人同志里首屈一指,只是不懂汉文。钱锺书政治觉悟差一些,而汉文英文却都很好,特别是始终地和全面地参加了初版稿和旧改稿的工作。如果把这三个人摆到一起,担任全面、细致的衡量性的工作,则能收政治和技术、英文和汉文、旧人和新人的结合的效果。”

在英译毛选前三卷时,徐永煐最倚重金岳霖,特别是在翻译《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著作时,每遇大的疑难,往往请金教授最后定夺。而与徐永共事最久的是钱锺书。

http://www.caijing.com.cn/2006-11-26/100013538.html

http://kui-shi.blog.hexun.com/9234986_d.html

钱钟书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现在可以明白怎么回事了。

而下面这类对钱钟书的神话,现在可以百分百判定是谣传或基于误解的一个笑话了:

““毛选”英译三卷本获得了英国出版者的极高评价。在英译室时期,曾经聘请了一位英国顾问史平浩,他特别佩服钱钟书,虽然他在英译室只有半年的光景,但他对钱钟书的评价是“非常有才华”。当伦敦的出版者拿到第一卷译稿后,他们对中国的翻译工作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译稿的评价是:“译者完全能驾驭英吉利语文和风格”。而当二、三卷陆续寄到伦敦后,英国的出版者几乎未做什么改动就付梓出版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