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先借用周一良及荣新江两位先生对此著作之评价:
周一良:“我国学者中,筚路蓝缕开创中西关系史(不包括近代外交史)研究者当推张星烺先生。张先生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煌煌六卷巨著,参考西贤成果、辅以新知,举凡交通路线、人物往来、物产传播等等,无不囊括,虽名为交通,实则文化交流之内容。”
荣新江:“把传世的中国史籍和部分外国史籍中的有关记载辑录出来,并加以注释和考证,成为迄今为止这一领域最好的史料合集。”
近代研究中西交通史或中外交流史的学者比比皆是,成就非凡的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冯承钧、向达等。欧日汉学家如伯希和、鄂卢梭、沙畹、马伯乐、内藤湖南、藤田丰八等,在此领域也用力甚深。而独张星烺从汇集史料出发,在兼采中西方史料的同时,详加考释,成一家之言,并为学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书时间跨度自西汉中期至明(西汉中期之前“上古时代之中外交通”的史料仍存疑,考释甚略),地域上以地理区域,按欧洲、非洲、阿拉伯、亚美尼亚、犹太、伊朗高原、中亚、印度的顺序,分段记载。
史料选择上虽兼采中西,但仍以中国文献为主。正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说:“翻译西书易,而清理中国载籍难。……翻译云者,仅由西文易之为汉文而已。至若清理中国旧籍一事,其难何啻十倍。中国书籍之多,虽毕全生之力,亦不敢云尽见。……往往搜查丛书一部,耗费光阴数月,而所得仅一二条可以适用,甚至无一条可用者,亦有之也。……编辑此书,自始搜材料之日,迄今十余年矣。”可见此书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搜集出有关中西交流的材料,并加以分门别类,这在研究史上可谓一大壮举。
其所采之史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典籍中所载之外国列传、行记、异域传说等。以正史、类书、地理志、笔记等体裁为主,至于如《山海经》、《拾遗记》、《博物志》等充满神话色彩或臆造的子部文献,也加以采用,似乎有欠科学;但作者旨在抛砖引玉,“若能慎取精择,却能互相证明,亦不妨备为一说”(朱希祖序),故也在“史料汇编”这一主旨之内,亦合情合理。第二,印度佛经中的记载。都经过中国僧人的翻译,故也在中国史料之列。第三,古代西方记载中国的史料。以亨利玉尔(H.Yule)的《古代中国闻见录》(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又译《东域纪程录丛》)为主;《马可波罗游记》、《白图泰印度及中国游记》也较为重要。这种原始资料较少,仅见此三种。除以上史料外,作者在考证时,亦多参考近代中外学者的研究著作,如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劳费尔《中国伊朗编》(Laufer:Sino-Iranica)、多桑《蒙古史》(C.D'Ohsson:Histoire des Mongols)、斯坦因《中国沙漠遗址》(M.A.Stein:Ruins of Desert Cathay)等等。西文原始资料,限于条件,仅能从极为有限的著作中辑录;而在考证中广泛引用时人的研究(甚至与考古发现有关),这就在“史料汇编”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取材精博”到“印证古今”了。
当然,世易时移,上世纪30年代的这部中外交流史的著作,在由考古发现而屡获新史料的今天显得有些取材不足了。但是,对涉及中外交流的中国典籍的收集整理,以及作者博采众家、深刻独到的考证,使得《汇编》一书仍不失为方便学者检索的工具书及张星烺氏的学术研究之代表作。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09:0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