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流莺《我不看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8:28
  • 89

都说嫣子危是亦舒式的文笔,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了她的书,乍看之下,确实惊艳了。漂亮的文字和叙述风格,不晕不染,像工笔画一笔一笔细细勾勒出来的精致。若只冲着她的文字去读,不枉一篇佳作。但若只冲着她的文字…………为什么不干脆去读亦舒。

这部《流莺》是名篇,有名而已,褒贬不一。第一人称文,带着那么点冷漠的嘲讽的语气,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句句都难得的雅致,直说文字,没得挑剔。

但《流莺》是部小说不是吗?小说最重要的是人和故事。

“嫣的故事就是一团乱麻,主角的心理完全摸不着猜不着,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伤害、背叛,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的刻骨的嘲讽,但是说得再冷淡世故其实完全没吃过真的苦,玻璃房子云端之上的感情游戏。”

引一位大人的评价,觉得很贴切,自己看完也是这般感觉。

实在没办法对嫣笔下的人物进行剖析,不是她的人物有多复杂,而是她本身并没给人物一个饱满的灵魂,只是一副漂亮文字搭起来的外表架子,这么说也不为过。《流莺》的主人公,赵清持也好,司马艳玲也好,王也好,每一个都不够鲜明,每一个都没有内涵,每一个都没有人物魅力。

如果一篇小说写好了,剧情是随人物个性走的,到了某一契机,以这人个性应怎样结果又怎样。作者要做的就是创造这一契机,以戏剧冲突来突出人物个性,并控制好故事的张力,掌控全局。可嫣笔下的人物,倒像是为了剧情服务的了:剧情要这样发展,所以主人公当时怎样做了。这样的塑造出来的人物,可以说是毫无节操,不时的背叛本应逐渐成形的个性,简直没有框架可言。

人物个性未定型,以苍白不饱满的人物行些匪夷所思的事,辅以痛得***文字佐料,便炮制出故事。爱也好,嘲讽也好,总似苦大仇深,可合上书本静心一想,就不明所以了。既然叫故事,就是凡事都有个因果,倘不能自圆其说,就不是好故事。

将《流莺》一口气读下来,赞叹文字精雕细琢之余不免感叹,这真是为了故事而故事。主人公没来由的放浪形骸,相爱的人没来由的不能厮守,柔情刻骨没来由的变成逢场作戏,不闻不问没来由的变成生死相随,最后顺应作者的意愿,主人公带着莺鸟的寓意双双离世,太多的莫名其妙留给了读者。这故事叙述的凄美,但契机不对,角度不对,就成了典型的无病呻吟,简直一团糟。却偏偏要用这无力的故事,探讨些人生的奥妙,诸如“生和死有什么分别”,“穷尽一生到底要得到的是什么”,我肉眼凡胎,实在参不透,不免怀疑,可是真有人读了之后悟出些什么玄机了?

生和死有什么分别?生和死没什么分别。想起古人造的词——未亡人,不算活着,只是身未亡而已................

阅读全文